近年来,本市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入海河流水质持续改善。如今,在天津渤海自然海域“消失”了30多年的缢蛏,又回来了!
消失30多年的缢蛏重现渤海海域
李永仁副教授展示钓缢蛏的工具
缢蛏是一种喜欢生活在低盐度环境中的海洋底栖贝类,俗名蛏子,大多繁衍生息在入海河口滩涂。30多年前,这种贝类曾在天津渤海自然海域大量存在。可随着渤海海域水质状况的恶化,缢蛏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难觅踪影。“缢蛏是典型的环境代表性海洋底栖贝类,怕污染,它的出现,说明入海河流污染物得到了有效控制。”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海洋渔业资源专业副教授李永仁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2010年开始他每年都做入海河口区滩涂调查,在2018年的一次调查中,他意外找到了已经消失数十载的野生缢蛏,这让他十分欣喜。“除了数量增加外,通过这几年连续观察,发现缢蛏的种群有从河口向内河延伸的趋势。”李永仁介绍,缢蛏种群如今已经在子牙新河、独流减河等入海河口站稳了脚跟。
独流减河沿线生态修复治理前
独流减河沿线生态修复治理后
入海河流水质的持续改善让消失已久的缢蛏重返天津,这在五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本市12条入海河流全部为劣V类水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直指症结,指出“天津市河道生态流量严重不足,活水少、污水多”“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等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不折不扣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打好碧水保卫战、实现入海河流消劣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五年来持续压茬推进,先后发布实施碧水保卫战、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农村污染治理“1+3”作战计划,深化“控源、治污、扩容、严管”四大措施,累计完成工程项目6700余个。经过不懈努力,本市12条入海河流水质从2017年的全部为劣,到2020年全部消劣,再到2021年,已总体达到Ⅳ类水体标准,全市水环境质量正在发生质的转变。2021年,天津海河(河北区段)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一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天津海河(河北区段)
“本市把‘控源’‘治污’降低污染负荷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协同推进工业、城镇、农业农村‘三水共治’。”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在控源、治污的基础上,本市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系统实施水生态修复扩容工程,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容量。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制定实施全市湿地“1+4”规划,大力推进生态移民、退耕还湿、水系联通等重点工程,对875平方公里湿地进行升级保护,建设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营造水丰、绿茂、成林、成片的生态场景。据市生态环境局介绍,本市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创新,采取“法治、科技、考核”组合拳,实现长效治污。针对各区每月开展水环境生态补偿,重点街镇定期进行考核排名,对问题突出的区、街镇,进行通报、督办、约谈,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下一步,本市强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个统筹,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实实在在的治污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