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八月中秋,就不能不说说这传承了千百年的吉祥物——“兔儿爷”。这个吉祥物是如何产生的呢?这还要从“拜月”的习俗说起。古代的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祭月在八月十五,正值秋天的一半,所以又有中秋节、八月节之称。据说,民间中秋赏月的活动,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中国幅员辽阔,由于地域原因,中秋的风俗也有了不同特色。在京津地区,就有拜兔儿爷的习俗。
兔儿爷是百姓对传说中月宫捣药玉兔儿的尊称,这一个“爷”,便带有明显的京津地区语言风格特色。说起兔儿爷,他老人家还有一段从二维到三维的成长历程。最早的兔儿爷形象可以追溯到明代的木刻版画上,《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纸肆市月光纸,缋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所谓月光纸就如同年画一样,是木刻版画的一种形式。月光纸上的玉兔惹人喜爱,后来就有心灵手巧的泥塑匠人,以这个形象为蓝本,将兔儿爷立体化了。明朝人纪坤在其所著的《花王阁剩稿》中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这是最早的关于立体兔儿爷的记载。
相传“兔儿爷”能给人间带来平安祥和,所以过中秋,人们还要买只“兔儿爷”供在屋里祈福迎祥,烘托节日气氛。当年的中秋是家家供兔儿爷,但是家家兔儿爷都不同。因为根据各家祈福的需求不同,兔儿爷的形象也迥然有别。如坐象兔儿爷,“象”与“祥”同音,寓意吉祥如意;坐骑老虎的兔儿爷,还有个好听的别号叫作“伏虎将军”,虎为百兽之王,坐骑兽中之王,寓意事业兴盛;麒麟兔儿爷,因麒麟吐书的典故而流传,象征着学业有成,子孙满堂;坐葫芦兔儿爷,因“葫芦”与“福禄”同音,象征着福禄双全,等等。
这么个吉祥之物莅临人间,人们自不会亏待于他,所以家家都在兔儿爷面前摆满了时鲜瓜果、月饼糕点、特色美食,期盼着“兔儿爷”能在这中秋团圆夜带给人间吉祥、幸福、平安。
要说在中华文化的吉祥物中,就数这个兔儿爷最具喜感,端坐于供桌之上的他老人家,少了几分庄严,却多了几分可爱,人缘绝对没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