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炎热的夏,迎来了萧瑟的秋,原以为会身心舒畅,不成想干燥的秋季,让眼睛比秋风还干涩!在干眼症高发的秋季,为帮助干眼症患者解决眼干眼涩等困扰,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2022年10月10日,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圆满开展“干眼关爱日”活动。活动现场为患者提供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测定、泪液分泌功能测定、干眼检测、螨虫检查、睑板腺照相等多项专业干眼健康检查,并积极开展干眼科普宣教,普及爱眼护眼及干眼症知识,提高患者眼健康意识,做到用爱滋润视野,送患者清爽视界。
中老年人成为了干眼“重灾区”!
“年纪大了,眼睛又干又涩!”“看会手机、电视这眼睛就酸胀模糊!”“眼睛经常烧得疼!火烧火燎的!”“经常眼痒还有异物感,有时还怕光!”......干眼检查诊室里的大爷大妈们叹着气和医生讲道。
干眼症是由泪膜稳态失衡引发的眼表损害及不适症状,常表现为眼红眼痒、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烧灼感、视力模糊、疼痛、畏光流泪,严重的还会导致角膜损伤甚至视力损害。据《干眼临床诊疗规范专家共识(2013)》的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的干眼发病率高达21%-30%,干眼患者人数预计已达到3.6亿。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张静医生说:“随着科技的发展、‘读屏’时代的到来、疫情等特殊环境的影响,干眼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特殊时期的‘社会性眼病’,发病人群也逐渐从都市白领,发展成上到80几岁老人,下至几岁小孩。像今天前来检查的人群中,中老年人就占比80%以上,成为了干眼症的‘重灾区’。”
爱尔眼科天津特区副总院长华夏教授表示:“干眼症是一种较常见、多发的眼病,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生活方式相关性干眼(2022年)》的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群约占30%,30-60岁的工作主力人群约占51%。除了长期配戴隐形眼镜、长期对着电子产品的人群外,中老年人也是干眼症的高发人群。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年龄因素,当人步入中老年后,分泌泪液的腺体功能会呈下降趋势,泪液数量减少;同时,降低泪液挥发速度的睑板腺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老化,脂质分泌减少加速泪液蒸发,泪液质量下降,从而引起眼干。一是眼睛局部的慢性炎症因素,一些中老年人喜与电视为伴等,易用眼过度,如不注意用眼卫生的情况下,或引发部分眼部炎症,如结膜炎、沙眼等,影响泪膜的完整性,长此以往,进而引起干眼。”
那得了干眼症,如何正确治疗呢?
“目前医学上针对干眼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其中药物治疗是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眼药水等补充人工泪液进行缓解干预;物理治疗是近年的热点治疗方式,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更是通过特有的LipiScan睑板腺成像仪进行专业检查,综合分析后,制定个性化的眼部SPA雾化熏蒸、睑板腺按摩、深度清洁、脉冲光治疗等方式为患者疏通睑板腺,促使泪液分泌,缓解干眼症状;还有部分干眼患者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华夏教授介绍道。“干眼病因复杂、症状多样,精准的分型诊疗很重要。一定要前往正规医院,遵从医嘱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达到精准滋润、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如疫情等特殊时期用眼需求增大,户外活动减少等现象,如何高效预防干眼症,爱尔眼科天津特区副总院长华夏教授表示,首先要改变长时间用眼的习惯,不论是读书、看电脑、看电视,每看40分钟左右,要休息10分钟,或闭目养神,或眺望远处,要让眼睛劳逸结合;其次是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护眼,当眼部出现炎症、过敏等情况时,及时咨询医生并积极就诊,切勿乱使用眼药水等药物,造成错误治疗;最后针对中老年人,应多做眼保健操或眼部按摩,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减缓泪腺萎缩老化速度。
正值“1010干眼关爱日”,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温馨提示,眼干眼涩眼疲劳,分诊治疗才可靠,切记擅自乱用药,科学预防要记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