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天津市蓟州区白涧镇,谷丛楠(左)和团队成员在一处废弃矿洞实地踏勘。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这是一群向山而去、向险而行的人
在深达100多米的洞穴里
谷丛楠和团队成员
用灯光点亮黑暗
测量洞体数据、查看岩石节理
我们的镜头一路跟随他们走到洞口
那一刻
阳光如水泻般涌进来
他们的身影有了清晰的轮廓
犹如地心之光
面对可能发生的泥石流、滑坡
这群地质"医生”
与地质灾害赛跑,跋山涉水、风餐露宿
常常第一时间冲进风险区
最后一个撤出
钻草丛、爬岩壁、走陡坡
用足迹丈量祖国土地
如今他们走在治理修复矿山的前线
步履不停
为大地把脉,为山川正骨
只为重现大地的那一抹绿
为什么选择采访这样一个群体?
赵子硕:在蓟州区采访的山路上,我留意到几处裸露的矿山创面格外刺眼。这里曾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建材基地,露天开采矿山早已成为历史。近年来,矿山修复治理开启了加速度。这是一项繁复的系统工程,我想背后一定有无数建设者的身影。
镜头是最直白的,当我真正跟随这群地质工作者在矿山现场工作时,才切实体会到他们的不易。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坚定只有亲历者才能共情,也激发了自己要记录下这些默默无闻又闪闪发光的普通劳动者的热情。
↑在天津市蓟州区白涧镇,谷丛楠(中)和团队成员在废弃矿洞里踏勘。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采访拍摄过程中,你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和感触?
孙凡越:这次采访的山路布满荆棘,每走三、五步,尖刺就会勾住衣服。脚下的碎石也很多,对于经常在平原地区采访的我来说,步子很难跟上这些地质队队员。当时有一名队员测量坡度,噌噌几下就登上近乎垂直的陡峭山坡。我打算俯拍这个场景,很快跟了上去,结果尝试了三次都没能爬上去。这是他们长期工作练就的本领,一般人做不到。
我跟着他们进入坑道,关掉手电筒,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据地质队员们介绍,过去进入未知山洞,他们都要提前做好蜡烛试验,以防洞中没有氧气或闻到有毒气体。现在借助无人机等技术设备,工作条件有了大幅改善。在洞中我们还发现四、五只冬眠的蝙蝠,队员们见怪不怪,说夏天的时候,还经常碰到蛇。
你接触到的谷丛楠工程师身上有什么特质?
孙凡越:谷丛楠是地质勘探队里少有的女性,她与其他地质队员一样,安全帽、工作服和登山鞋等装备齐全。因为长期踏勘废弃坑洞,谷丛楠一直戴着变色眼镜,使她在光比大的环境里,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她说有一次正在记录数据,差点被山上滚下的巨石砸中,吓出一身冷汗,但职业精神给了她继续向险而行的勇气。谷丛楠代表着一群很纯粹的地质工作者,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尊敬。
统筹:鱼澜
本期主持:黄臻
编辑:林繁晶 陈海通 罗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