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肥肉嫩,菜鲜果香,“大食物观”理念的践行让老百姓的餐桌上品种更加丰富,口味不断优化。一段时间以来,本市各涉农区域在米、菜、果蔬等多方面都探索出新,为百姓餐桌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也为农民增产增收开拓了新渠道。
关注本市农业各领域新发展、新动态,从天津人餐桌上的新变化,展现乡村振兴在天津大地上实实在在的脚印。
中国人的餐桌离不开米面等主食,近年来,本市涉农区域对稻米、小麦等栽种进行了品种更新、农耕方法改良、产量优化等多重改革,从而保障充足且高品质地填满老百姓的“米袋子”。
“稻麦轮茬” 让冬季土地闲不住
拥有2000年历史的小站稻是天津人餐桌上的主打款之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土地是种子的‘温床’。小站稻种植环境独特,盐碱地、御河水、有机肥、优良种和独特的气候,是缺一不可的五大要素。”王稳庄镇负责人介绍,作为天津小站稻重要产区之一,西青区在以“鱼米之乡”盛名的王稳庄镇大规模种植小站稻名优品种“天隆优619”。
“三系稻花香,最牛知味米”,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全国优质稻金奖品种“天隆优619”的亲笔题字。中化现代农业天津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天隆优619”的产量基本为1050-1100斤/亩,因口感独特、粒形偏长而备受青睐。目前,市民在市场上也能买到这种大米,价格大约为7.9元/斤,“除了在天津畅销,我们也销往京津冀、东三省、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该负责人表示。
西青区还联手中化现代农业公司向农户推广“稻麦轮茬”种植技术,将冬季闲置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再收成一波小麦,给市场输送粮品,更让农民再增一波丰收。
农旅结合 生态创收新模式
津南小站稻也是我国著名优质水稻,近年来,津南区大力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小站稻的种植不仅让粮仓丰收,还优化了生态环境,从而带动了津南区的旅游,可以说小站稻振兴开辟出了一条农旅结合的新模式。
为产出优质小站稻,津南区持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水系连通,进一步改善了小站稻种植环境,并在“育种”上下功夫,先后建成后营小站稻种源研发基地、西小站小站稻种繁育基地、小黄庄小站稻种植新技术示范基地,与天津农学院、天津市农科院等单位深入合作,潜心研发的小站稻优质核心品种“小站稻1号”,成为津南区独有知识产权的小站稻高质量核心品种,奠定了小站稻原产地的核心种源地位,推动小站稻品种繁种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如今,津南小站稻种植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小站稻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小站稻种植面积已从2016年的1.8万亩发展到2022年的5.7万亩,其中稻蟹混养面积发展到2.4万余亩,亩增加效益1000元左右。
津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提升小站稻产能和品质,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将持续强化小站稻源产地的品牌效应,稳固小站稻三产融合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以小站稻为主色的“农业+”旅游节点。
立体农业 高效多样促增收
“今年准备试养大河蟹,预计河蟹规格由往年的6-8只/斤提升到3-4只/斤,亩增效益可以达300-400元。”宝坻区八门城镇杨岗村农民邱金来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
邱金来从事水稻种植近9年,流转3000亩土地进行稻蟹立体种养。他说:“近年来,地里全部种植了‘津育粳22’、919等优新品种,亩均产量在1400斤左右,特别是采取了立体种养,以前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现在可以说是一地三收。”他还表示:“宝坻区大力推广稻蟹混养技术,河蟹的成活率从最开始的15%提高到了36.7%,亩产量40余斤,一亩稻田仅河蟹收益就增加1000元左右。蟹的排泄物和喂料也为稻田增加了肥力,减少了病虫害,实现增产增收。我们还在混养成蟹中套养扣蟹,去年,仅扣蟹就销售了6万多斤。”
目前,宝坻区拥有天津市最大水稻种植面积48万亩的小站稻种植基地,稻渔立体种养面积26万亩,示范基地达到5万亩,主要养殖品种涵盖家鱼、河蟹和泥鳅等,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特色农产品更加多元化。同时,依托丰富的小站稻资源和渔业发展,宝坻区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精神头越来越足。
“富硒”概念 重健康吃出“金字招牌”
眼看着成片的冬小麦就要返青了,“富硒小镇”的百姓开始准备灌溉麦田,“这一年的返青水得跟上,这苗就不愁长喽。”家住蓟州区东二营镇的百姓介绍说这茬冬小麦可不是普通品种,这是东二营镇新引进的蓝小麦和黑小麦。
“这是我们首批试验田,两个品种一共100亩。”东二营镇党委书记尤雪杉介绍道,蓝小麦是新引进的功能型小麦新品种,含花青素、三价铬、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蓝小麦铬含量特别高,比普通小麦高4倍以上。黑小麦也属于功能性小麦品种。东二营镇是远近闻名的富硒小镇,在申报的全国第二批、天津市首例富硒土壤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