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全线贯通实现有流动的水。这是继2022年经补水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后,大运河再次全线通水。
静海九宣闸,京杭大运河奔流入津的第一站,也是天津现存最古老的水闸。伴随着大运河千年流淌,这里书写着天津运河水运的历史,讲述着一个个村庄和家族的演变;依水而居,傍水而作,因水而兴,又传承一代代人的梦想。
九河之闸
九宣闸,位于天津市静海区靳官屯马厂减河入口处,是天津市与河北省青县的交界点。4月初,水利部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对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开始进行生态补水。随着九宣闸新闸开闸放水,0.33亿立方米的调水,经这里入津,标志着今年大运河天津段的生态补水正式启动。
九宣闸始建于1880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是天津市现存最早的水闸,也是大运河进入天津的标志。作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九宣闸的名字也颇有一番来历,九宣闸又名宣九闸,古代把数字分为阴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又以九为最高,故取名九宣闸,这意思就是说,宣泄多河来水之闸。
九宣闸的兴建是由于南运河到海河之间开挖了一条减河,这条减河就是马场减河。 当时负责此项工程的就是淮军总兵周盛传,清光绪六年,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开挖了自靳官屯至渤海海口的马厂减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自东向西穿过今天的津南区小站镇。减河开通,有了水源,当地军民开垦出了万顷稻田,大名鼎鼎的小站稻就是从那时开始,逐步流传天下。除了灌溉,减河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洪。马厂减河自然也不例外,为了控制上游水位,防止南运河河水倒灌,周盛传在1881年修建了马厂减河渠首工程——靳官屯大闸,也就是今天的九宣闸。
在九宣闸的北侧,竖立着一座石碑,石碑立于1891年,也就是光绪十七年,碑文由清末重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撰写。
九宣闸历经百余年,当南运河承受洪水时,都是经过九宣闸进入马厂减河导流入海的。1956年汛期,九宣闸最大泄洪量高达100立方米/秒。而7年之后的1963年,一场洪水来临,九宣闸的过闸流量更是高达193立方米/秒,超过设计标准运行了25天之久。这座古老的闸口,百余年后依旧挺立,焕发着新的生机。
运河人家
距离九宣闸不到5公里,有一个因运河而诞生的古老村庄,静海区唐官屯镇夏官屯村。清明到了,这里格外热闹,因为三年一次的祭祖活动,让天南海北的夏氏族人相聚在了一起。
上到90多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尽管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都操着这一口熟悉的乡音。很多人专门从外地赶回来,就是为了不能错过这三年一次的家族大事儿。
祖籍安徽的夏氏一族,祖上在明代初年曾作为军户,一路跟随着燕王朱棣,从家乡来到北京就番,后来在靖难之役中,来到天津,因获军功被封百户。明带卫所军及官属军籍,携带家属,世居一地,代代相传,基本上不再变动。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登基,开始兴修水利,贯通运河。而大运河流经的静海,地处天津南端,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军事地位不可小觑。
提起南、北运河的开凿,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隋代和明代两个朝代的的运河开凿。但孰不知,早在东汉末年,曹操就曾于天津及附近地区开凿了多条运河,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静海区作家协会主席杨伯良介绍:“南运河的前身就是平虏渠,当时是在东汉建安年间,三国还没形成,曹操的实力很强,当时军阀混战割据四方,其中有刘备、孙策、袁绍、刘表等等,为了各个击破,曹操为了巩固他的政治力量和地盘,他制定了个计划,从北伐乌桓开始,过去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先挖了这条河,一方面运兵,一方面运粮草。平虏就是指平定北方,所以取名叫平虏渠。”
曹操听从大夫董昭的建议,利用河北平原丰富的水道,于建安十年(205),一口气开凿了“平虏渠”“泉州渠”及“新河”三条运河,沟通了滹沱河、泒水、潞河、泃河、滦河间的水运交通,并沟通海运,为平定乌桓创造了重要条件。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就是通过这三条运河输送粮草,与乌桓激战于白狼山,最终以少胜多,于当年九月彻底平定了乌桓。
平虏渠和其他两条河道的开通,连接了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对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后来大运河的开凿和海河水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平虏渠的基础上,后来挖掘贯通了今天的南运河。而昔日泉州渠连接的潞河,则发展演变为今天的北运河。
河道,是天然的军事屏障,也是自古以来经济发展的通道,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尤其自元代以来,漕运的兴盛,使得这里成为了京都粮道。天津,也作为运河枢纽、畿辅门户,作用日益显著。在静海的地名里,唐官屯、陈官屯,夏官屯,以官屯为名的村庄可是不少,这名字就是从那时候来的。
史料记载,明永乐13年,也就是1417年,经南运河运送的粮食就达508万石,16年后的宣德7年更是达到了674万石。随着漕运的发展,商贸的发达,静海运河两岸的人口也多了起来。而作为军户的夏氏一族,从永乐年间驻守运河官屯,家族就在运河之畔繁衍生息,见证着运河的潮起潮落,沧桑变幻。
登杆绝技
运河汩汩流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运河人家。在台头镇大六分村,这个古老的村庄,有一项传承了300年的独门技艺,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登杆会。 近7米长、400斤的“龙杆”被十几大汉抬出,立于场中,这根传承了三百年的“龙杆”上留下过很多代人的痕迹,也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信心。
登杆,是古代百戏杂技的一种。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汉代。晚清时期,登杆也作为一项独特的民间花会,风行于天津地区。而静海,地势低洼,历史上经常春旱秋涝,民间谚语就有: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明年五月尽。守着河边的大六分村,也自然难逃干旱的侵袭,杆会的由来也正源于此。
登杆需要有十来个人用手撑杆,把杆上的绳子系在腰间,撑开的绳子像一把伞骨,算是一道有限的防护措施。竹竿本身具有弹性,会随着登杆人的动作微微晃动,看起来更加惊险和刺激。登杆演员没有保护绳,全凭演员自身的平衡能力。
大六分村登杆圣会并没有固定的表演会员,登杆的基本动作,村里的男性大多数都会。要说这可是他们的看家本领,都是从小就摸爬滚打,练起的“童子功”,一旦习得,便终身受用。村民们都相信,登竿技艺不但能强身健体,还可以保佑他们在生活中平安顺遂。
大六分村不算小,300多户,1000多口人,村里的人对杆会都很有感情,尤其是老人们,杆会早已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孩子们平时训练都在这间会房,这也是1987年村里每家每户你两块、我五块凑钱盖起来的。会房里挂着的牌匾,记录着每一个捐过钱的村民的名字。前些年,杨文祥从父亲手里接下了杆会,每天除了上班,剩下的时间都在打理着杆会,带着孩子们训练,虽然没有一分钱报酬,但他还是用心守护着这方天地。
靠着全村人的信念和一代代杆会人的坚持,2021年5月24日,大六分村登杆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让这项古老的技艺得以保存发扬。
运河千里,汩汩流淌,九宣闸畔,运河岸边,古老的传说世代流颂,运河人家的故事也在今天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