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晚19:30,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青年演奏家、施坦威青年艺术家孙东源钢琴独奏音乐会—《日落·回响》,在天津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厅举行。
这是孙东源阔别家乡十年以来,第一次在天津观众面前亮相。作为此次巡回演出的第一站,音乐会吸引了很多天津音乐学院及附中钢琴专业师生的到场,并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接下来的音乐会,将在重庆、上海、南京举行。
音乐会曲目单:
Jean-Philippe Rameau Gavotte et six doubles
让·菲利普·拉莫 加沃特舞曲与六个变奏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31 in A-Flat Major, Op. 110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降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Op. 110
——中场——
Franz Schubert Piano Sonata in C Minor, D958
弗朗茨·舒伯特C小调钢琴奏鸣曲,D958
John Sebastian Bach Chaconne from Partita No. 2 in D Minor, BWV1004 (arr. Ferruccio Busoni)
巴赫-布索尼 D小调恰空,BWV1004
在专业的院校演奏经典的曲目,对年轻的钢琴家来说是个挑战。对于音乐会的选曲,孙东源介绍道:“对我来说,音乐会选曲目最有效的方式是幻想他们各个化成人形,进到同一间咖啡馆聊天。如果曲子互相之间能聊得起来,就算合适,如果曲子之间打架打出奇妙的火花,那也算对了。对于这次要分享的几首,我相信他们有灵魂上的共振。如果有幸能请他们从各自的时空短暂相遇于我的咖啡馆,那他们一定会沉默着热泪盈眶,再长久地,注视对方的眼睛。因为这是我在学习他们时我的反应,原来有高贵而顽强的灵魂往看似空荡的旷野里大喊,留下一声声回响。我总觉得人生是旷野,在没有定义的日光下金黄色的,满是高高野草的旷野。高高野草是有光晕和枯木的颜色,比我高一点,比我的任何祖先都要老。他们很坚韧地成片立在风里,但又有人类皮肤一样柔软的触感,我跑着穿梭在这片无尽的荒野里,就像被抱住了。作曲家们留在音乐里的生命力变成了这里高高的野草,所以当我跑着穿梭在看似空荡的荒野里时,我知道我被抱住了。即使日落,总有回响。”
孙东源简介:
孙东源,现就读于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陈宏宽教授。
三岁学琴,九岁考入意大利伊莫拉国际钢琴学院少年班,师从斯特方诺·费茨教授及旅意钢琴家居觐教授。十岁考入中国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张晋教授。十五岁考入茱莉亚音乐学院预科,师从马蒂·瑞卡里奥教授。主课教授之外,得到邓泰山,安德烈·博纳塔,阿里·瓦迪,殷承宗,储望华,鲍里斯·彼得鲁尚斯基,维达·卡普琳斯基等教授及已故的杨峻教授,巴什基洛夫教授的悉心指导。
孙东源自五岁起,陆续在国内外重要比赛中获奖。
2013年,获邀在美国著名音乐家、慈善家彼得·巴菲特的“听见·五塔”私享音乐会上演出。同年,在北京的“打开音乐之门”暑期艺术节闭幕式音乐会上,受邀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在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演出门德尔松第一钢琴协奏曲。2017年4月,受指挥家黄屹邀请,在昆明交响乐团2016-2017音乐季“向贝多芬致敬”系列音乐会上演奏贝多芬协奏曲。8月,受波兰波兹南音乐节邀请,在音乐节闭幕式上与波兰托伦爱乐乐团演奏莫扎特协奏曲K488。
自十三岁开始,孙东源陆续在意大利布雷西亚,维罗纳,博尔扎诺等地举行音乐会。曾受意大利政府邀请,在意大利克雷玛音乐节、卡拉拉音乐节、迪特里斯特音乐节闭幕式举行独奏音乐会。
孙东源曾经接受过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等多家电视台的专访。演出足迹包括中国、意大利、波兰、奥地利、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合作过的乐团包括中国爱乐乐团,昆明交响乐团,波兰托伦爱乐乐团,意大利伊莫拉管弦乐团,奥地利斯特劳斯爱乐乐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