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天津 > 正文

天津有个千年古村,道路都用姓氏命名——

0
分享至

武清区曹子里镇有个古村——

汊百户村

传说有千年历史!

这里有500多岁的古树

有千年古桥

有丰富的历史传奇……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红火

该村成了“网红”村

不断有人到此寻访古迹、

拍视频、搞创作

这个古村有何特别之处?

近日,记者前去一探究竟

行走在汊百户村,记者发现这个村的路名很有讲究。不同姓氏的族人宅院混杂在一起,这在北方村庄十分常见。汊百户村则不同,这里的村民通常是同姓而居,一个姓就是一个家族,穿过一个家族聚居区的道路就以他们的姓氏命名。通过村民张怀亮手绘的该村道路示意图看出,该村的布局清晰完整,一共11条东西向道路,从南到北依次为小黄街、大黄街、杜街、郭街、窦街、小张街、屈街、大李街、小李街、大张街、陈台街,村东和村西各有一条南北向的无名路连通每一条街。村小学在村南小黄街旁,村庄四周都是农田。

01这座千年古桥,桥下是“萧太后运粮河”

记者的走访从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始,张怀亮做向导,村党务工作者王盛虎“贡献”出私家车代步并兼任驾驶员。党群服务中心坐落于屈街北侧,大门朝东,门前隔着两间村变电室,便是网传的千年古桥。


网传的千年古桥。

古桥是东西向的,与屈街平行。记者看到,桥板由大小相等的花岗岩条石铺成。据载,桥长9米、宽3米、高3米,每块石板千斤重。左右河道已被填平,成了村民的宅基地,四周都盖了房子。上届村委会任期内,为了保护古桥,同村民商议后,用栅栏将桥围了起来。

根据武清地方志等记载,宋辽时期,辽国的萧太后在这里拓宽河道,发展漕运,修了这座石桥,桥下的河道被称为“萧太后运粮河”。那时的水多且深,河里暖时走船,冬天走冰。相传,桥上的花岗岩就是冬天从冰上推过来的。

村民陈振文在所修村史中称,相传,公元1140年,金国将军完颜亮(后来的海陵王)在这里开凿沟通南北交通枢纽的运河。此后的几百年时间里,当地因漕运而兴,繁盛一时。

在村史中,关于这座桥的传说还有很多。相传,明永乐初年,村里出了5位好汉,他们练就过硬武功,结拜为盟,助贫兴村。5位好汉去世后,就埋葬在古桥东侧,坟茔呈雁翅形排列,村民称其为“五党坟”,目前这里是一片空地。

专家:萧太后运粮河确有其事

文史学者、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质勘查处处长侯福志介绍,1926年《直隶省地形图》标注有萧太后运粮河的地理位置,位于汊百户村南部,汊百户村被写成六百户李庄,地理位置与汊百户村无异,周边村庄名称也都对得上。2017年,侯福志到该村考察后称:“现在每天都有远道而来的游客在这里拍照,但村里人似乎不太重视这处古迹,迄今也无修葺计划,任凭古桥风吹雨打。”侯福志认为,历史上的萧太后运粮河从汊百户村经过,是该村最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宋辽时期,这条河的大致走向是武清西掘河、北掘河附近,往南到朱家码头,东北到六小庄、六大庄、汊百户,东北进上马台镇。汊百户村千年古桥下的河道就是萧太后运粮河故道。

文保部门:将对汊百户村进行文物普查

就汊百户村文保方面工作,武清区文保部门表示,目前,汊百户村的古石桥不在文物名录之中,即将于今年年底展开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将把该桥列入新发现进行普查,如果确定是文物,将列入文物名录加以保护。

02 500多岁古枣树,比一人合抱还粗

走访的第二站是村民郭振玉家,位于郭街南侧,与一个工艺花厂相对。郭家的院门长年敞开,来来往往的人们一眼就能看见院里两棵500多岁的古枣树。对面的花厂挺忙,时有车辆进出。同一条街,一侧是500年的古往,一侧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今生,古今交融,相得益彰。


500多岁古枣树。

每一棵古枣树的树干都比一人合抱还要粗,树干上布满“皱纹”。张怀亮说,这是钉树的痕迹。汊百户村小枣远近闻名,大都是从这两棵古枣树下挖的苗。村史记载,村中枣树最多时共1.8万棵,村边是成片的枣树行(hàng)子,村民房前屋后也都是枣树。那时,村民一到冬天就要钉树,把枣树主干的外皮砍下薄薄的一圈,为的是来年枣树能焕发生机,结更多更甜的枣。

在对这两棵古枣树来历的探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汊百户村大部分村民祖先移民而来的历史。相传在明朝初年,移民来到这里,看见水草丰美,宜于生存,便定居下来。在此之前,村里只有杜姓和屈姓两个姓氏的族人。

关于移民的由来,说法不一。陈振文在村史中称,是燕王扫北时留下来的37人发展而成,但此说法很难解释汊百户村人同姓而居的情形。张怀亮以及陈振文的儿媳王玉秀等人都坚持“从山西洪洞县迁移而来”的说法。王玉秀本不是土生土长的汊百户村人,但今年77岁的她已经在汊百户村生活了半个世纪,对这些很熟悉了。她告诉记者,汊百户村人是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下移民过来的,来的时候一个家庭的人住在一起,就有了张街、李街、黄街……

03百岁老树,村里还有这么多

在《武清古树名木》中,汊百户村有3棵古树,除了前面提到的两棵古枣树,还有一棵古槐树(国槐),在村民黄克宝家门前,汊百户村黄街北侧。这也是记者走访的第三站。

黄克宝老人的儿媳妇拿出尺子来量,古槐的树干周长为250厘米。村民黄克峰说,自己几岁大的时候,这棵树就差不多这么粗了,他认为,树龄不止登记的111岁。

张怀亮家老宅里也有一棵国槐,是其曾祖父12岁那年种下的,掐指算来,迄今已133年。这棵树并未登记在武清古树名木中。记者看到,这棵国槐枝繁叶茂,5根主枝形成巨大的树冠,直径近20米,树干周长为190厘米左右,比黄克宝家院外的古槐树细60厘米左右。两者对比可知,在册的古槐树年龄可能有误,部分村民所说的300多岁也不是没有可能。


村民张怀亮老宅中的古槐树。

其实,在汊百户村走访过程中,总能见到气势雄浑的国槐树,让人感觉这里的古树可能并未全部登记。这一点,文史学者、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质勘查处处长侯福志也有相同的意见。几年前,侯福志曾来到汊百户村调研,他认为该村100岁以上的古槐树(均为国槐)应有10余棵。

记者为此向武清区林业部门求证,得到的回复是,区林业部门已经编制了一个关于古树名木的保护方案,正在审议中,如果能够通过落实,将对全区的古树名木提级保护,届时,汊百户村的古树保护水平也将上一个台阶。

04 “以讹传讹”,才有了现在村名

汊百户村村民口口相传的村史,有1000多年了。那时,这里水域广阔,人烟稀少。汊百户村所在地,是水泊中间的一个高台儿,很多鸟在这里栖息,最珍贵的是大鸨,体型巨大,展开翅膀有1米多宽。

村史记载,元初至元十一年,汊百户建村。《武清地名志》记载:汊百户元初成村,此地为漕运百户所,随船兵丁上岸休整之地,因靠近第一百户所,故名乂百户。

陈振文在所修村史中也记录了村名的由来,他记录道:因为有的村民不认识字,依字形戏称为“叉儿百户”,又因为这里水域广阔,被误以为是“汊百户”。上世纪30年代,村民借用村中八仙桌宴客,桌边还写有“汊百户村制”等字样。

张怀亮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给队员记工,印刷厂印记工本,把乂字误印为‘叉’,一来二去成汊百户了。”

05有关村史的那些事儿

2007年春天,枣树开花的时候,85岁高龄的陈振文与几位耄耋老汉在村委会门口聊天,感慨随着生态文明村建设,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人硬化了街道,与村南的碱东路衔接,改善了闭塞的交通状况,让村民实现了“出行自由”;完成了户厕改造,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让村民实现了“卫生自由”;开辟了健身广场,添置了运动健身器材,让村民实现了“锻炼自由”;村里还为老年人发放福利款,让他们实现了“口袋自由”……

年轻时曾任村小学校长的陈振文为此下定决心:为村庄修史。那段日子,老人一边伺候生病的老伴儿,一边写作,历时270天写就村史。

记者到汊百户村采访时,得知老人已于3年前去世,享年88岁。

老人的村史中记载了萧太后运粮河、海陵王漕运工程、1274年得名乂百户,还详细记载了明初5位好汉助贫兴村的故事,字里行间给予褒奖。

村史还提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根治了海河水患,汊百户村农业有种无收的局面得以扭转。1956年起,汊百户村改种水稻,1973年,建起扬水站,结束靠天吃饭的历史。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又给该村注入活力,村民的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曹子里镇政府:推动汊百户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

武清区曹子里镇政府表示,将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资源底蕴,积极推动汊百户村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工作。汊百户村与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大白马港村同属曹子里镇东部片区,下一步将发挥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连片带动作用,形成大白马港村到汊百户村东部片区多业态组团发展,打造以“农商文旅”为核心要素的特色休闲文化旅游带,促进乡村文化与曹子里镇特色绢花产业、特色农产品“联姻”结合,以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美是战是和?中国高层明确表态,美媒:中国已3个月没买美国油

中美是战是和?中国高层明确表态,美媒:中国已3个月没买美国油

红色国际
2025-07-10 21:10:03
德国侦察机飞越052D舰,中方30千瓦激光教做人,德国破防污蔑中国

德国侦察机飞越052D舰,中方30千瓦激光教做人,德国破防污蔑中国

阿芒娱乐说
2025-07-11 05:57:51
赵本山悼念杨少华,与徒弟一起送花篮却惹巨大争议

赵本山悼念杨少华,与徒弟一起送花篮却惹巨大争议

振华观史
2025-07-11 13:52:40
关于金朝的十九个冷知识,一个比一个冷。

关于金朝的十九个冷知识,一个比一个冷。

妙知
2025-07-10 20:25:42
你听过最让你毫无准备的话是啥?网友:生活中处处都有惊喜,搞笑

你听过最让你毫无准备的话是啥?网友:生活中处处都有惊喜,搞笑

娱乐圈人物大赏
2025-06-01 00:10:18
世体:莫德里奇加盟米兰后大幅降薪,年薪约为250万-300万欧左右

世体:莫德里奇加盟米兰后大幅降薪,年薪约为250万-300万欧左右

直播吧
2025-07-11 20:01:05
世俱杯惨败后皇马或再签2人,已投1.78亿引援,创6年新高

世俱杯惨败后皇马或再签2人,已投1.78亿引援,创6年新高

奥拜尔
2025-07-11 18:34:37
好消息!本月起,私营企业不缴、少缴、断缴社保费或成过去

好消息!本月起,私营企业不缴、少缴、断缴社保费或成过去

小舟谈历史
2025-07-11 11:37:10
甘肃天水一幼儿园铅中毒事件,有患儿抵京沪治疗

甘肃天水一幼儿园铅中毒事件,有患儿抵京沪治疗

儿科医生虾米妈咪
2025-07-11 12:02:24
“恳请国家再给机会!”反中乱港分子痛哭认罪背后的罪行揭秘

“恳请国家再给机会!”反中乱港分子痛哭认罪背后的罪行揭秘

新语爱八卦
2025-07-11 15:33:18
7亿,折价48%!贝莱德断贷的上海写字楼,内资接盘了

7亿,折价48%!贝莱德断贷的上海写字楼,内资接盘了

选址中国
2025-07-11 17:32:06
石破茂访华碰壁后,怒向自卫队下令,军事部署剑指东海

石破茂访华碰壁后,怒向自卫队下令,军事部署剑指东海

流年拾光
2025-07-07 21:06:12
美媒盛赞!李月汝砍18+10+4三分 完胜WNBA状元佩奇 数据不会说谎

美媒盛赞!李月汝砍18+10+4三分 完胜WNBA状元佩奇 数据不会说谎

老王大话体育
2025-07-11 00:10:20
高加索局势继续恶化,俄又对阿塞拜疆挥舞核大棒

高加索局势继续恶化,俄又对阿塞拜疆挥舞核大棒

史政先锋
2025-07-09 13:49:51
韦东奕终于去看牙了!穿拖鞋脚趾形状惹人担忧,2位陪同者被扒!

韦东奕终于去看牙了!穿拖鞋脚趾形状惹人担忧,2位陪同者被扒!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07-09 22:54:17
输给小将陈熠止步十六强,赛后握手孙颖莎和之前两轮比赛都不同

输给小将陈熠止步十六强,赛后握手孙颖莎和之前两轮比赛都不同

双曼说球
2025-07-11 08:53:27
演员陈龙上父母家突击检查,40多度不开空调,爸妈一起抹汗还嘴硬

演员陈龙上父母家突击检查,40多度不开空调,爸妈一起抹汗还嘴硬

乡野小珥
2025-07-11 02:26:36
历朝历代都不敢动的基石,就连和珅都不敢碰,天水幼儿园却做到了

历朝历代都不敢动的基石,就连和珅都不敢碰,天水幼儿园却做到了

削桐作琴
2025-07-10 17:15:34
王安宇的黑历史!张雨绮让小男友们带娃!

王安宇的黑历史!张雨绮让小男友们带娃!

八卦疯叔
2025-07-10 14:50:05
谭松韵新剧杀疯了!《逍遥》首播封神,央视这波赢麻了

谭松韵新剧杀疯了!《逍遥》首播封神,央视这波赢麻了

TVB的四小花
2025-07-11 15:29:17
2025-07-11 22:11:00

头条要闻

美军B-52H战略轰炸机现身朝鲜半岛

头条要闻

美军B-52H战略轰炸机现身朝鲜半岛

财经要闻

管涛:百年美元信用将崩塌?

体育要闻

从无畏金兰到薪火相传,中国女篮新的花期来了

娱乐要闻

新闻联播镜头下的宋佳面相变了

科技要闻

稚晖君神操作 宇树痛失"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汽车要闻

最便宜满血版华为智驾和鸿蒙座舱 岚图FREE+闭眼冲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首个糖尿病芭比上线,娃娃也开始打胰岛素了,这很酷!

数码要闻

极度看好AMD MI350 AI芯片:分析师大幅调涨目标价!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