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以来,
天津设立校外培训监管专门机构,
坚决打击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巩固治理成果。
2023年
天津累计清理取缔
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173起,
累计罚没款72万元。
现在还能给孩子报辅导班吗?
课后服务怎么落实?
这些都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天津市教委给出详细解答
12月5日,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及相关负责人做客由市政府办公厅、市委网信办、海河传媒中心合作策划的《公仆走进直播间》“十项行动见行见效——高品质生活创造篇”暨“向群众汇报——2023委办局长年终访谈”。对学生家长们关心的课后服务、“双减”等问题进行解答。
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做客《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向群众汇报——2023委办局长年终访谈”。
严打隐形变异违规培训
天津市教委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负责同志介绍,“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天津市坚决打击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巩固治理成果。
一是健全监管机制,会同政法、网信、文化和旅游、住建、商务、市场监管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天津市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起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预防、发现、查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和乡镇街道协同联动。
二是拓宽监督渠道,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公布违规培训投诉举报电话、邮箱,统筹12345热线、信访举报等方式,丰富问题线索获取来源,同时,充分发挥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和各级督学作用,营造群防群治的监督局面。
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双减”以来,我市聚焦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等重点时段,持续组织开展36次专项治理行动,将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作为监督检查重点。
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清理取缔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173起,立案62起,作出行政处罚决定70件,累计罚没款72万元。
严查隐形变异学科培训
下一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严格依法对隐形变异学科培训、无证培训、逃避培训预收费资金监管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监管,依法实施处罚。在此提醒广大家长朋友,正确看待校外培训作用,不要把孩子送到无资质机构参加培训。
带孩子参加校外培训时,要通过教育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机构、买课程、交费用,一次性交费不要超过3个月或60课时,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性交费不要超过5000元。要签订校外培训制式合同,留存好发票等凭证,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反映电话:12345
家长朋友和市民朋友发现违规线下培训活动,可以拨打12345热线,或者向各级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欢迎大家参与到我们的监管工作中来,一起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课后服务 弹性安排
目前,天津市按照教育部要求,继续推行“5+2”课后服务,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各区、各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征询家长意见,结合实际,设置了多个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供家长结合自身情况选择。
此外,各区、各学校积极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千方百计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
一是精心设计课后服务菜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同伴互助等能力,让学生学习更多回归校园。部分区域和学校分年级、分层次都设置课后服务“项目菜单”,供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实施红色文化、劳动教育、科学探索、心理健康等多种类数十大项上百项主题育人活动。
二是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着力打造学校课后服务特色品牌,为课后服务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开发了“文遗课程+N”、“书法+”等多种特色课后服务资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科技会同科协组织联合搭建市级科普基地与中小学科普资源对接交流平台,组织开展“科普走近校园 科学筑梦未来”赋能“双减”系列对接活动,形成了科普基地与中小学信息通畅、供需相长的良好局面。
三是注重搭建交流分享平台,每学年开展为期3个月的市、区两级课后服务“互比互看”活动,覆盖全市各区、各义务教育学校,形成比学赶帮、“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开展天津市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市级示范基地遴选建设活动,以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推动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走深走实。不断丰富课后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努力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2023委办局长年终访谈
邀请本市12个委办局主要负责人
走进津云中央厨房直播间
向群众汇报
听群众诉求
请群众监督
播出时间
2023年12月4日-12月27日
每周一到周三
早8:00—9:00
直播平台
广播直播
▼
天津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
(FM97.2 AM909)
网络直播
▼
津云客户端、“津云”抖音号、“天津广播”抖音号、“天津广播”微信视频号、“你好,天津”微信视频号
人民网、央广网、国际在线等中央新闻网站
腾讯、网易、搜狐、新浪、抖音、知乎、微观资讯等主要商业网站平台
电视播出
▼
天津广电网络导视频道
天津网络广播电视台(IPTV)新闻专区
节目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