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刀把形状的地块,无法形成整宗地块收储出让,闲置几年后,地块持有方抓住国家出台政策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时机,争取到规划资源部门支持,提升容积率,并获得银行长期低息贷款及上亿元政策资金支持,如今这个名叫“泰达控股爱米斯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建设中,记者在位于河西区梅江的项目现场看到,7栋住房正在拔节生长。
“明年七八月份即可竣工,可为1200人提供现代化居住场所。”泰达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曲德福介绍说。加快盘活存量,泰达控股年内已完成11.93万平方米的闲置房产盘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2%。
泰达控股是我市34家制定出“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工作方案,专班化推进、项目化实施、清单化落实方案的市管国企之一。“‘三量’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局、着眼长远、针对现实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推进国资国企破解发展难题、摆脱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国资国企实现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勇说,“经过几个月努力,国有企业在盘活存量、堵住‘出血点’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充分印证了市委、市政府给国有企业开出的是对症的‘良方’,更坚定了全市国资系统上下深入推进‘三量’工作的信心决心。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还存在很大差距,任务还很艰巨,要扑下身子抓落实。”
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全市34家市管国有企业共盘活利用闲置房产336万平方米,实现收入合计约230亿元。截止到11月末,全市国资监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其中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同比增长13.9%。“这里实现的增长中,‘三量’工作有很大贡献。”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盘活存量
提高国有资产资源配置效率
对于盘活存量,渤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世新告诉记者,摸清存量底数是首先要做的。“我们对现有的土地房产、老字号品牌、科技创新资源以及低效无效企业等存量资产进行精准梳理,然后通过‘一企一策’‘一品一方’‘一宗一案’‘一题一解’,各个突破,见行见效。”他说。
在河北区江都路1号,记者看到修葺一新的“金鸡鸣园生活广场”内众多商家已经开始营业,郝炉吊炉烤鸭饭店“年夜饭11月18日开始预订”的红色大幅招牌在寒冷的冬季点燃了红红火火的烟火气。谁能想到,在去年底,这儿还是一片空置了6年之久的老旧厂房。
“原是金鸡鞋油厂所在地,占地14000平方米,我们引进天津物美商业有限公司,对方投资6000万元进行改造,仅用了208天,就建成了如今这个模样,既保留原有工厂建筑韵味,又引进日用商超、教育、酒店、餐饮娱乐等业态,入驻率达到了98%。”张世新介绍说,“我们盘活这块闲置土地,从集团来说,可以年创租金400多万元,从政府来说,可增税收500万元以上,从社会效益来说,可以服务周边社区居民,弥补民生短板,可谓实现了多方共赢。”
纺织集团针对闲置土地房产盘活存量用的招法是实施“四个一批”,即引入高端业态租赁一批,零散小地块挂牌处置一批,配合政府规划收储一批,结合城市更新政策提升一批。“2024年,东亚坊城市更新项目年经营收益将突破2000万元,中北镇天纺文创园项目将在明年第三季度投入运营,南开区鹊桥路天纺产业孵化园项目预计明年6月底前满载运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葛传兵告诉记者。
为摸清全市国有企业存量底数,市国资委把相关工作纳入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建立定期调度、推动协调等各项机制,并专门建立数智化信息平台,逐宗建档立卡,实时动态管理,通过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精准推介重点合作项目。进入11月后,还在全面梳理国有闲置和低效利用资产基础上,针对监管企业位于市内六区、环城四区范围内面积较大、整体闲置或低效利用、属地政府高度关注的土地房产进行现场踏勘,形成了168个重点盘活项目台账,按照资金成本相关类、招商类、建设手续不全类、配套提升类等问题,逐宗制定盘活计划,明确时间点、路线图、责任人。
目前,柳林街区、河东一机床厂等19个盘活存量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为中心城区提供产业发展新空间;渤化国际轮胎公司全面盘活并引入行业龙头企业和高端产业链项目,渤轻蓝天医疗器材产业园等项目投产运行;轨道集团国际航运大厦引入航运物流企业44家,荣膺“全国特色楼宇30强”……
“深入开展资产盘活工作,我们组织相关企业进行互比互学,交流经验,以点带面、复制推广,金鸡鸣园项目就是我们互比互学中给各大国企进行示范的项目。下一步要组建市级层面专班,组织监管企业逐宗列明问题清单及需协调部门,一对一进行研究解决;同时结合企业项目实际问题,制定出台国有企业资产盘活支持政策,从根本解决问题扫清障碍。”市国资委改革处处长韩剑介绍说。
培育增量
引育新的增长点和市场主体
存量、增量、质量“三量”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盘活存量的过程中,就是培育了增量,也提升了发展质量;通过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也可以更好地促进盘活存量。”市国资研究院副院长宋泽海分析说。
以老字号品牌的存量盘活为例,渤轻集团针对飞鸽、万紫千红、春合这几个品牌专门成立老字号发展新平台,整合生产、销售、品牌、研发“四端”资源,走“相互赋能、融合发展”新路子,把有限资源聚焦到优势环节和领域,推动老品牌焕发新生机——
飞鸽今年销售规模达到350万辆,较2020年翻两番,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1%,接近历史最好时期,利润达2000万元;万紫千红9月份实现首次线上直播,3小时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明年目标是努力实现翻番增长;山海关对标北冰洋、冰峰,正向营收翻番目标奋进。
老品牌焕新,今年以来我市国资系统筛选海河乳品、抵羊、飞鸽、桂发祥等6家重点老字号企业制定“一品牌一策略”高质量发展方案,梳理出各自企业制约其发展的症结,制定出细致的工作举措,形成经验做法,实现由点到面推广;引导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加大对老字号等品牌的挖掘,北方国际针对玫瑰露酒,与巧克力企业合作推出饺子就酒酒心巧克力,获得了2023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在2023年100件入围“天津礼物”的品牌中,共有26个国有品牌入选。
“天津国资国企抓布局优化、抓有效投资,向项目要增量,向资本运作、资源整合要增量。”宋泽海分析。
以渤化集团为例,今年以来,渤化集团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生产方式、新市场”加快布局新赛道,加紧推进氯碱一体化、特性糊树脂、高端试剂、辛醇、新型醋酸催化体系、新型丙烷脱氢催化剂、加氢母站产业链等一批产业升级项目,今年前10个月,实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31.9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77.6亿元,利润总额2.84亿元。
食品集团高标准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利达30万吨大米种植加工基地、宝坻20万吨天食小站稻“收储+”基地等项目,今年前10个月,实现营业收入319.87亿元,同比增长20.01%。实现利润总额7.9亿元,同比增长11.17%。
向资本运作要增量,全市国资系统建立“上市公司数据库”与“上市储备项目清单”,制定实施企业上市十条支持政策,今年以来,海光科技实现新三板挂牌,广通股份进入新三板创新层,渤海证券、光电聚能、海光科技等企业进入上市辅导审核阶段,另外推动王朝酒业、天纺标、卓朗科技、渤海股份等企业实现定向增发。
向资源整合要增量,推动海河设计集团持续深化改革、拓展外埠业务,做实做强中环信息产业集团,整合设立康养集团。
提升质量
练好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内功
我市国资国企不断深化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连续三年获国务院国资委评定为A级,力生制药新增纳入全国“科改企业”,汉沽盐场等企业入选最新一轮“双百企业”,食品集团、水务集团授放权做法入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典型推广案例,完成近60家低效无效企业退出,监管企业亏损额同比降低了58%。
“提升国资国企质量,要依靠不断深入改革,持续科技创新以及管理提升来实现,我们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量’工作要求,对国资国企如何进一步实现质量提升有了明确谋划,要坚持内容为王,在全面恢复国企‘造血功能’上下更大力气,加快推进国企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市国资委副主任杨传胜介绍说。
目前,市国资两委正在加紧制定我市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以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为导向,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推动国企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行。将坚持分类改革,实施“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分类考核,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科技创新方面,现在正在开展科技型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专项工作,推动实施104项科技攻关项目,遴选科技型企业推动打造自主创新策源地,国有企业牵头组建国家级技术创新联盟3个,市级技术创新联盟10个。仅渤化集团就接连突破丙烯直接氧化制环氧丙烷、PA6/66高端改性共聚尼龙、氟化工等高端技术,今年新增专利200件以上。
在管理提升方面,将推动构建高效精简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泰达控股今年以来重塑管控架构,健全“成本定额控制、成本占比控制、成本对标管控”的标准成本体系,前三季度管理费用同比压降2.69%。食品集团在二、三级企业中实施精益管理全覆盖,5S现场管理完成改善3162项,制定标准作业程序作业书750余份。
“以‘善建善用善营’为目标,加快存量盘活,推动企业建立专业团队,用好生产力地图,抓好项目招商运营,积极谋划布局新项目、拓展新市场,用改革突围,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聚焦目标,笃定前行,天津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征程上步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