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天津 > 正文

“速”写京津冀|以“最美”之笔绘就轨道上的逐梦画卷

0
分享至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当一趟趟列车的轻盈身影在广袤平原上划出一道道银色弧线,京津冀三地被悄然连接在一起。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近10年来,交通一体化成为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加速奔跑,一个又一个关于京津冀的故事相继上演。

日行三万步 高铁列车长见证“中国速度”

早晨不到六点,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客运段津秦车队列车长刘新新便来到天津西站准备出乘工作,当天,她又一次登上津兴城际铁路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乘客。“2008年也就是16年前,我成为京津城际上的一名列车长,服务京津双城旅客出行。如今,我值乘津兴城际铁路,见证‘轨道上的京津冀’再升级!”刘新新说道。


刘新新为乘客解答问题(央广网记者 韩雨晨 摄)

2008年8月,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开启了中国“高铁时代”,在2015年后的近10年中,津保铁路、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宝坻至北辰段、津兴城际铁路等多条线路相继开通运营。截至2023年11月底,京津冀区域内高铁总里程已经由2008年的118公里增长到2576公里,实现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通达,三地正以“最美”之笔绘就轨道上的逐梦画卷。

谈起京津冀铁路列车这些年的变化,刘新新如数家珍,但她感受最深的还是服务品质的升级。“比如定期、计次票让乘客得到实惠;互联网订餐等业务的出现,更加满足了乘客出行的不同需求……”刘新新说,作为列车长,她承担着巡视车厢、交接重点旅客等重要任务,一天下来,常常要走三万多步,但充分满足旅客出行需要,打造出行美好生活,正是她不断努力的方向。


刘新新为乘客准备的问候卡片(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铁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工作、生活方式。”乘客常翀昊因为工作原因,常常搭乘高铁往返于京津冀三地之间,“我们想去哪里,买张票就走了。我们更加从容地工作、生活,时间已不再是出行的阻力了。”

2023年12月18日,津兴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成为京津间第4条高铁通道,并首次开行了雄安至天津、雄安至唐山的跨线高铁列车。“这是继津保铁路后,又一次将唐山、天津和雄安新区三地紧密连接起来,为百姓往来旅游、通勤提供了一个全新路线选择。”刘新新作为该趟列车首发列车长表示,这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力的高铁运输支撑。

为记录津兴城际铁路开通,刘新新在她专门准备的日记本中写下过这样一段话:“以热爱迎接挑战、不断向前,我想这就是平凡岗位最不平凡的意义吧。”正是这份对职业的热爱,让她伴随京津冀的铁路列车一同飞驰向前。

心系铁路 做扎根铁路的“安全守护者”

一条条纵横延展的铁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站房,勾勒出京津冀铁路网的纵横曲线,也凝结着铁路建设者的心血。

在津兴城际铁路胜芳站内,中国铁路北京局京南工程项目管理部安全质量部主任崔兆峰正在对该线路情况进行检查。已在铁路工作近30年的他先后参与了京雄、津兴等高速铁路及站房建设,津兴城际铁路是他参与建设京津冀地区的第五条高铁线路。


崔兆峰为津兴城际铁路正常运营保驾护航(央广网发 实习生李骏宇 摄)

“铁路建设除了施工人员外,安全管理人员必不可少,需要时刻关注建设进度与情况,同时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崔兆峰说,他们肩负着保障铁路建设安全的责任,也成为了“轨道上的京津冀”快速发展的见证者和守护者。

崔兆峰告诉记者,让他印象最深的建设工程,莫过于津兴城际铁路胜芳站改造工程,因为它的改造成功与否关系到津兴城际铁路能否按期开通。为此,他与同事们组织作业人员利用三维动画视频进行模拟演练,推演插入道岔施工的各流程环节,以分钟为单位精细卡控各步骤,为施工顺利完成筑牢基础。最终,通过2次连续9个小时的鏖战,在参建各方共同努力下,打赢了胜芳站改造施工攻坚战。


崔兆峰(图右)检查津兴城际铁路路基段防护栅栏等设备设施(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每周,崔兆峰都会乘坐京津城际往返于北京的单位和天津的家中。“每当我坐在飞驰的列车上,作为一名铁路建设者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千千万万铁路建设者用自己的汗水铺就了一条条绿色通途,把京津冀间的城市距离拉得越来越近。”崔兆峰表示。未来,他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画卷上绘出绚丽多彩颜色的同时,也为自己在通往幸福美好生活的小画卷上阔步前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更是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放在“十项行动”之首。如今,“轨道上的京津冀”正不断织密、延展,加速实现“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的美好愿景,共同谱写京津冀三地发展的新篇章。

总策划:王晔彪

统筹:张强

记者:韩雨晨 褚夫晴 周思杨

实习生:李骏宇 蔺子贤

央广网天津频道 天津市委网信办 联合出品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有一种讽刺,是他死了,但害他的人还好好的

有一种讽刺,是他死了,但害他的人还好好的

末名先生
2025-05-09 14:57:12
英国名将率6人举报:赵心童应终身禁赛!阴阳丁俊晖,3次针对小赵

英国名将率6人举报:赵心童应终身禁赛!阴阳丁俊晖,3次针对小赵

阿伧说事
2025-05-09 11:31:38
巴基斯坦打的越好,我们谈的越好

巴基斯坦打的越好,我们谈的越好

求实处
2025-05-08 21:11:51
闹大了!全红婵被冷落后续:李宁股票下跌,退货激增,舆论翻车

闹大了!全红婵被冷落后续:李宁股票下跌,退货激增,舆论翻车

谭谈社会
2025-05-09 19:06:31
99年北京一男子花500万入股中国人寿,18年后,分红把他吓住了

99年北京一男子花500万入股中国人寿,18年后,分红把他吓住了

红豆讲堂
2025-05-09 14:26:45
特朗普在贸易谈判前大幅下调对华关税,80%税率仍引发全球热议!

特朗普在贸易谈判前大幅下调对华关税,80%税率仍引发全球热议!

国际情爆猿
2025-05-09 20:09:48
突发,阿里的天塌了

突发,阿里的天塌了

大厂往事爆料
2025-05-09 11:26:17
又见双面人!曝著名女星辱华,录音曝光大骂中国人,遭剧方除名

又见双面人!曝著名女星辱华,录音曝光大骂中国人,遭剧方除名

史行途
2025-05-08 15:21:08
油价大降2.37元/升,全国92号汽油降回解放前,下次5月19日调价

油价大降2.37元/升,全国92号汽油降回解放前,下次5月19日调价

猪友巴巴
2025-05-08 14:50:03
美媒爆:今年3月以来,美国对胡塞武装采取军事行动成本超10亿美元

美媒爆:今年3月以来,美国对胡塞武装采取军事行动成本超10亿美元

环球网资讯
2025-05-09 19:30:49
小S发长文缅怀姐姐大S,疑似晒大S临终握手照,喊话自己要振作

小S发长文缅怀姐姐大S,疑似晒大S临终握手照,喊话自己要振作

素素娱乐
2025-05-09 20:49:18
“邪恶不会得逞”:历史上首位美国人教皇,公开批评特朗普和万斯

“邪恶不会得逞”:历史上首位美国人教皇,公开批评特朗普和万斯

鹰眼Defence
2025-05-09 17:28:17
深圳一女子月收入4700元负债高达2544万元,法院:尚处于个人破产申请审查公告阶段

深圳一女子月收入4700元负债高达2544万元,法院:尚处于个人破产申请审查公告阶段

上游新闻
2025-05-09 16:11:18
韩国专家说:停止进口白菜中国经济会崩溃 韩国网友:我们自己种

韩国专家说:停止进口白菜中国经济会崩溃 韩国网友:我们自己种

说说史事
2025-05-09 11:41:02
百色一葬礼墙体倒塌多人死伤,悲剧如何酿成?

百色一葬礼墙体倒塌多人死伤,悲剧如何酿成?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5-09 19:08:29
环球小姐李思萱学历造假 伪造证书虚构成绩 获刑240天

环球小姐李思萱学历造假 伪造证书虚构成绩 获刑240天

大象新闻
2025-05-09 18:35:05
热搜第一!比尔·盖茨突然宣布:未来20年,捐完几乎全部财富,预计超1.45万亿元!此前曾表示:把不到1%的财富留给子女

热搜第一!比尔·盖茨突然宣布:未来20年,捐完几乎全部财富,预计超1.45万亿元!此前曾表示:把不到1%的财富留给子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01:21:09
关税战败了?美国从中国进口下降21%,但我国出口总额却增长8.1%

关税战败了?美国从中国进口下降21%,但我国出口总额却增长8.1%

财话连篇
2025-05-09 17:50:50
央行:考虑到庞大的国有资产和较低的政府负债水平,中国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

央行:考虑到庞大的国有资产和较低的政府负债水平,中国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

北京商报
2025-05-09 18:30:06
网传小米车主集体维权,发表联合声明:我们要求退车!

网传小米车主集体维权,发表联合声明:我们要求退车!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5-09 15:57:43
2025-05-10 00:47:00

头条要闻

高盛:受“衰退风险”影响 美股可能会下跌约20%

头条要闻

高盛:受“衰退风险”影响 美股可能会下跌约20%

财经要闻

降息潮延续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体育要闻

对话萨维奥拉:希望中国能有更多武磊出现

娱乐要闻

元斌为金赛纶发声 金秀贤否认请杀手

科技要闻

奥特曼:不怕中国赶上 就怕美国犯愚蠢错误

汽车要闻

订单破万/32.98万起 全新高山家族于5月13日上市

态度原创

游戏
教育
艺术
时尚
旅游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M站86分:战斗出色 爽感超足!

教育要闻

打错了呢,看不懂了,怎么解释都没有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小长假果然会惩罚每个不认真做防晒的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