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祭奠逝者、缅怀先人的重要节日。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保护大自然、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市民政局推出多种文明祭扫、祭奠方式。市民可通过文明祭奠、祭扫的方式,让清明节既清且明。
祭扫重在心意而不拘泥于形式。市民可采用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集体共祭、撰写悼文、踏青遥祭等低碳环保形式缅怀故人,寄托哀思。通过传递逝者的精神力量来缅怀先人,让清明祭扫成为缅怀先辈、传递亲情、传承优良家风家训的重要载体。市民可通过这些方式,进行文明祭扫。
参加集体共祭
4月4日、5日、6日上午,市属三个殡仪馆停办火化业务,每日上午在市第一、第二殡仪馆举办两场集体共祭,市第三殡仪馆举办一场,现场由专业主持人诵读祭文,带领市民群众共同缅怀逝者、传递亲情。清明服务接待日期间,市第一、第二、第三殡仪馆开设循环场次,免费提供文明共祭场地,布置共祭环境,设置共祭场景,群众可随时前往殡仪馆参与文明共祭活动。报名方式为两种,一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天津殡仪服务”,并在公众号内点击“在线预约-文明共祭”进行报名;二是拨打022-84890890(9:00-16:00)电话报名。
除此之外,4月4日,市殡仪服务总站举办一场“清风行动 海上共祭”活动,同时,在本市多个社区还将举行集体共祭活动。
网上文明祭扫
有需求的市民可登录市民政局官网,点击下方“专题专栏”-“网上文明祭扫”,或点击“殡葬服务”-“网上办理”-“网上祭扫”。
可关注“天津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服务办理”-选择“网上祭扫”。
可下载津心办App,点击“清明节专区”-“网上祭扫”,或点击下方“旗舰店”-“民政局”-“殡葬服务平台”-“网上祭扫”。
进入网上祭扫主页后,选择“网上文明祭扫”登录或注册后,可建立纪念馆,在纪念馆中,可布置纪念馆、敬献鲜花、添加故人信息、添加亲情留言、查看祭扫记录、添加亲情相册、添加生平事迹、添加追思悼文、通过亲友申请等。具体使用方法,市民还可查看网上祭扫平台首页右上角的“帮助”。
举办家庭追思会
家庭追思会没有固定的模式,其核心内容是追忆逝者生平、缅怀先人的养育之恩,一般是亲属分别回忆一家人在一起成长的往事等,具体流程可随市民心意,例如摆放逝者照片后,进行献花、默哀、鞠躬等仪式。
家庭追思会前,市民可准备祭祀用品,如逝者生前生活照片、鲜花、水果、糕点等祭祀品。将准备的相关材料整齐摆放于桌上,鲜花暂时放在旁边。还可准备一篇悼文或追思词。登录市民政局、“天津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或“津心办”App上的网上祭扫平台,打开“家庭追思会”视频。家人一起站立桌前,按照视频引导,开始家庭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