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天津 > 正文

一座博物馆,见证中法百年文化交流史——探访中国博物馆“活化石”

0
分享至

在风景优美、历史底蕴深厚的天津市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内,一座红墙白窗的三层欧式建筑藏身于熙攘闹市之中,绿树环绕、低调古朴。这便是天津北疆博物院,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

作为中国最早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北疆博物院是我国早期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历史文献完整保存至今的博物馆,堪称中国博物馆史上的“活化石”。

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这座博物馆迎来更多法国客人。

百年前,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展开长达25年“艰苦而又漫长”的科学考察,并创建北疆博物院。因极为丰富独特的馆藏和丰硕的学术成果,北疆博物院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位列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馆”,成为中法文化交流互鉴的标志性项目。

百年后,历经沉浮、修缮一新的北疆博物院重新开放。如今,这里馆藏各类标本及民俗文物40余万件,以生动的历史文化滋养着每位中外参观者,推动中外自然科学文化交流互鉴、共同发展。


4月19日,游客在北疆博物院外听讲解,准备参观。(胡震泽 摄)

跋山涉水,为世界“生命史书”增页

站在北疆博物院门前,历史气息扑面而来。穿过一扇绿色铁门,来到宽阔明亮的展厅,抬头望去,一具保存完整的巨大的剑齿象头骨化石悬挂在门厅正上方,四五米长的一对象牙十分壮观。

拾级而上,各类百年前制作完工的精致动植物标本映入眼帘,鸟类、豹、蜘蛛、昆虫、菌菇……令人目不暇接。

“这里收藏着动植物、地质、岩矿、古生物、古人类等类别的40余万件化石、标本,其中,仅昆虫类标本就超过11万件。”在北疆博物院工作十年的讲解员芦萱介绍道。

这些珍贵自然科学藏品主要是由桑志华发掘、搜集的。1914年3月,时年38岁的桑志华怀着一颗科学求索之心抵达天津,持续展开各种科学考察活动,行程约5万公里。

“长达25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北部疆域,这也是‘北疆博物院’名字的由来。”芦萱指着桑志华旧居墙上的一幅手绘地图说道,其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历次桑志华的科考路线和足迹,“不难想象那是多么艰苦而漫长的一段旅程。”

桑志华每到一处都会绘制地质地貌、遗址分布等各类平面图和地层剖面图,还详尽记录所到之处历史、人文、民俗等各类信息。桑志华在中国北方的科学考察活动,时间之漫长、旅程之艰辛、成果之丰硕、精神之执着,令人惊叹。

展厅陈列着一块有人工打凿痕迹的小小石核,由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发现,这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具有确切地层记录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它的发现打破了德国考古学家提出的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存在的断言,拉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序幕。

“这项发现将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历史从数千年上推至数万年之久,也让桑志华被誉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先驱和揭幕人。”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馆长张彩欣说。

不仅如此,在整理桑志华采集到的一堆羚羊牙齿化石和鸵鸟蛋片时,一颗小小的门齿化石被意外发现。经当时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的加拿大人类学家步达生鉴定,确认其为人类的牙齿,并定名为“河套人”的牙齿化石。

“这颗曾经长在远古人类口中的牙齿,在内蒙古萨拉乌苏河的河岸砂层中被掩埋了数万年,它的发现拉开了中国乃至亚洲古人类学考古学研究的序幕。”天津自然博物馆古生物部主任郑敏将这一发现的价值娓娓道来。

第一个在中国境内组织大规模野外发掘,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发现大规模古哺乳动物群,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发现旧石器,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发现古人类化石,第一次在中国境内使用现代地层古生物学方法进行发掘……桑志华的诸多成果开创了中国哺乳动物学和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先河,让北疆博物院成为中国的一张金色科学文化名片,不断为世界“生命史书”增页。

北疆博物院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也鼓励和感召了一批中国科研工作者。

从1929年发现的轰动世界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头盖骨,到侏罗纪的自贡恐龙动物群、寒武纪的澄江生物群、白垩纪的热河生物群等,一个个世界级的化石宝库在中国大地上揭开神秘的面纱。

在北疆博物院众多展品中,“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是其镇馆之宝之一。北疆博物院珍藏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是当年最早的一批直接从原标本复制而成的模型,由于失真度很低,在“北京人”化石原件丢失之后,显得弥足珍贵。

北疆博物院不仅留给我们一大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藏品以及大量珍贵的文献、手稿、照片等资料,更给我们留下了跨越地域与文化背景,坚韧不拔、钻坚研微、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这是北疆博物院内桑志华的介绍(李然 摄)

留住宝库,为中外科学研究添彩

桑志华来中国之初,便定下建立博物馆安置藏品、展开研究、出版刊物、整理资料,以及设立开放陈列室的目标。随着收集的各类标本日益增多,在多方资助下,他的计划逐步实现。1922年,北疆博物院北楼拔地而起;1930年,随着南楼的竣工,北疆博物院“工字型”完整布局最终形成。

“桑志华身上不仅有一种西方科学家的精神,还具备强烈的博物意识,他将搜集来的文物基本留在了中国。”每每讲解到这里,芦萱都会感慨不已。抗战爆发后,已过花甲之年的桑志华离开中国,孑然一身,只带随身行李返回法国。桑志华将其在最辉煌的学术年华里发掘的大量珍贵古生物化石和史前文化遗物留在中国,为后世科学家深入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材料。

基于庞大、完备、独特、极具科研价值的藏品体系,北疆博物院成为一座科学的殿堂和世界瞩目的学术研究交流中心。这里曾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天津工商学院等多个中外博物馆和科研机构交流沟通,共同组织科考活动,进行藏品交流。

诸多国际学者也不远万里来到东方古国,一睹这座博物馆的风采。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矿物学教授拉克鲁瓦曾在1926年参观北疆博物院。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奥斯朋、美国古生物学家谷兰阶等人也在20世纪20年代来此交流。

桑志华曾在行程录中记录道:“凡是来天津的专家学者也都要来本院参观,以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许多有声望的知名人士,都曾光临过本院。”

为了让搜集的标本文物展现更大的学术研究价值,桑志华邀请世界知名专家学者来到北疆博物院进行合作。他们有的研究鸟类藏品,有的研究鞘翅类昆虫,有的负责植物标本保管及编制目录工作,有的负责翻译、出版和拍照,术业专攻、各司其职。

法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德日进便是其中之一。应桑志华邀请,德日进于1923年来到北疆博物院,与桑志华组成法国古生物考察团,一起进行探险考察活动及研究工作。

他们先后对宁夏、内蒙古、河北、山西和东北等地进行了广泛的科学考察,采集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石器和古人类标本,并参与了大量北疆博物院的研究工作。

在北疆博物院工作期间,德日进共发表与北疆博物院采集的脊椎动物化石和石器有关的论文与专著48篇(部),建立哺乳动物化石新属10个、新种56个。此后,德日进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科学考察和学术会议,他认为是中国成就了他的科学事业。

德日进在中国的科学事业也影响了不少中国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李济曾说:“德日进发表的工作报告,差不多全是示范性的。中国的化石专家、地质学家及史前考古学家,大半都受到了他很有益的影响。”


北疆博物院内的动物标本(李然 摄)

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贾兰坡说过,德日进是他最敬爱的老师;地质古生物学家杨钟健也曾表示受到德日进在科学工作上的诸多影响。

北疆博物院讲解员谷丽说,截至1935年,北疆博物院出版著作43本,在其他刊物上发表的著作有74篇。其中很多已被列入世界动物学、植物学、古生物学的文献宝库,至今仍是考察中国北方生物学各分支学科早期科学记录的重要依据。

1938年,因战乱等原因,北疆博物院进入了长达数十年的沉寂,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幸运的是,北疆博物院连同珍贵的馆藏一起被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

因此,北疆博物院也犹如磁石般吸引着来访者。20世纪70年代,杨钟健、贾兰坡、裴文中等学术大咖来北疆博物院查看标本;改革开放后,德国美茵兹大学托宾教授、德国古生物专家施密特基特勒、芬兰古生物专家弗斯顿来此考察研究标本;进入21世纪,国内外交流愈发频繁,法国、美国等地的古生物专家、自然科学类学者常常来馆参观……

法国汉学家高大伟曾在参观时赞叹道:“北疆博物院是一座蕴含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宝库,展示了东西方科学文化的交汇融合。”


北疆博物院的外景(李然 摄)

互学互鉴,为中外文化交流架桥

“Bravo!(太棒了!)”近期第八届中法青年领导者论坛举办期间,60余名中外代表前来参观北疆博物院。这一法语词汇是北疆博物院讲解员康毓昕在一个多小时的讲解过程中听到次数最多的对馆藏的赞美。

北疆博物院见证了中法文化开放包容、友好交流、互鉴成长的历史,今年是北疆博物院建馆110周年,博物院筹备系列活动,助力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互鉴。

早在10年前,这座中国博物馆的“活化石”就重新“活”了起来。彼时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也是桑志华来华科学考察100周年,北疆博物院决定正式启动修缮工程,恢复其标本收藏、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及科普教育的功能。

“我们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楼体按照原本的建筑形制进行修复,馆内的展陈也是如实按照老照片进行还原,很多陈列柜都是旧时原物。”负责北疆博物院修缮的王景璋仍然记得第一次进入这里的样子。

“所有古生物标本运用了特殊技术手段加固维护,同时考虑到标本的安全和展陈效果,我们运用了现代技术手段,加装了恒温恒湿设备。”王景璋说。

2016年1月22日,北疆博物院正式面向社会开放;2018年10月,其南楼修缮一新后也重新开放。这座在中国近代博物馆史上一度叱咤风云、绵延百年而屹立至今的博物馆又迎来其辉煌时代。

依托数字化技术,北疆博物院的藏品正在以更现代的方式走向更多人。在北疆博物院的图书馆藏室内,一批极具历史价值和学术科研价值的珍贵图书、手绘地图、标本研究卡片、文物资料等陈列其中。“我们通过数字技术把藏品逐件逐页数字化,搭建文献服务平台和图书管理系统,并建立数据库与文献服务平台让大家方便检索和阅读。”芦萱说。

如今,北疆博物院每天接待观众200人次左右,人流量高峰期能达到一天约1000人次。“震撼”“不虚此行”是诸多来访者的共同感受。

此外,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也为这座百年博物馆增色不少。

当前,一场国际学术会议正在北疆博物院紧锣密鼓地筹办,世界多国专家学者将来此开展科学文化交流活动。今年6月仲夏之际,这里的一批科研专家又将到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交流,在学术交流中弘扬桑志华的科学求索精神。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笑不活了,金赛纶承认结婚的录音曝光!大家的反应也太搞笑了

笑不活了,金赛纶承认结婚的录音曝光!大家的反应也太搞笑了

明月聊史
2025-03-19 19:47:37
梦女再现!王楚钦怎么赶都赶不走!网友:也许能成为下一个夏露呢

梦女再现!王楚钦怎么赶都赶不走!网友:也许能成为下一个夏露呢

美食阿鳕
2025-03-20 00:52:52
吓死!深圳一小区楼顶墙体突然向内倒塌!该小区“有10栋达到C2级的危楼”?

吓死!深圳一小区楼顶墙体突然向内倒塌!该小区“有10栋达到C2级的危楼”?

广东活动
2025-03-21 12:06:43
接手李嘉诚43个港口的贝莱德,其实是中国多家龙头企业的大股东

接手李嘉诚43个港口的贝莱德,其实是中国多家龙头企业的大股东

小宇宙双色球
2025-03-21 01:03:14
烧烤店老板娘被录屏 8 分钟!"榜一大哥" 太狠!最新细节披露!

烧烤店老板娘被录屏 8 分钟!"榜一大哥" 太狠!最新细节披露!

阿矗论古今
2025-03-18 22:21:43
网友:退税时多开心,现在就多难过!补税一万四,滞纳金5000多…

网友:退税时多开心,现在就多难过!补税一万四,滞纳金5000多…

明月杂谈
2025-03-20 13:38:53
昆明市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昆明市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上观新闻
2025-03-21 06:57:05
校长张桂梅做客央视,导演说要穿正装,张桂梅说:我没钱买

校长张桂梅做客央视,导演说要穿正装,张桂梅说:我没钱买

胥言
2025-03-14 18:17:09
统一台湾的最大障碍,不是美国和台独,而是“中华民国”这个称号

统一台湾的最大障碍,不是美国和台独,而是“中华民国”这个称号

东方寻史
2025-03-21 09:23:44
破案了!国足落后伊万死活不上塞尔吉尼奥原因找到,詹俊一针见血

破案了!国足落后伊万死活不上塞尔吉尼奥原因找到,詹俊一针见血

曹老师评球
2025-03-21 13:43:26
同事之间是怎么越界的?网友:都是成年人的潜台词!

同事之间是怎么越界的?网友:都是成年人的潜台词!

钟爱下雨天
2025-03-04 12:36:57
预感到什么了?解放军对台作战一线部队,已做好随时降落台岛准备

预感到什么了?解放军对台作战一线部队,已做好随时降落台岛准备

小宇宙双色球
2025-03-21 01:23:54
3400点告破!A股为何突然大跌 如何应对?

3400点告破!A股为何突然大跌 如何应对?

郭一鸣
2025-03-21 12:47:07
肯尼迪遇刺身亡时喉咙与头部分别中枪

肯尼迪遇刺身亡时喉咙与头部分别中枪

历史通
2025-02-10 09:48:53
天生坏种?被判10年的李天一出狱后,最恶心的一幕还是出现了

天生坏种?被判10年的李天一出狱后,最恶心的一幕还是出现了

小啾咪侃侃史
2024-09-07 15:30:03
正式官宣,中国男足VS澳大利亚开球时间敲定,伊万变阵争胜。

正式官宣,中国男足VS澳大利亚开球时间敲定,伊万变阵争胜。

生活新鲜市
2025-03-21 11:11:58
世界第6轰然倒下,40岁C罗灾难表现:0射正0过人,队内最低分

世界第6轰然倒下,40岁C罗灾难表现:0射正0过人,队内最低分

足球狗说
2025-03-21 06:31:39
老杜儿子反击马科斯:你父亲葬英雄墓,却送我父进监狱!不懂感恩

老杜儿子反击马科斯:你父亲葬英雄墓,却送我父进监狱!不懂感恩

阿裤趣闻君
2025-03-21 13:53:26
追梦:巴特勒来了后我的出手机会反而多了 以后我要习惯

追梦:巴特勒来了后我的出手机会反而多了 以后我要习惯

直播吧
2025-03-20 21:41:25
上海这个匝道缘何成早高峰“拥堵黑洞”?

上海这个匝道缘何成早高峰“拥堵黑洞”?

水泥土的搞笑
2025-03-21 11:05:54
2025-03-21 16:04:49

头条要闻

8000万元赌石"切垮"估值不超437万 玉石商人被判15年

头条要闻

8000万元赌石"切垮"估值不超437万 玉石商人被判15年

财经要闻

李嘉诚出售港口 中国反垄断法能管吗

体育要闻

辞去“铁饭碗”,她成为创造历史的中国女车手

娱乐要闻

曝金赛纶被丈夫殴打致死,与金秀贤无关

科技要闻

揭秘!这四巨头如何吃掉AI芯片每一分钱?

汽车要闻

智驾升级还支持"隔空开门" 新款问界M9售46.98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家居
本地
亲子
公开课

数码要闻

特纳飞客户端 Gen5 主控 TC2300 曝光:DRAM-less,12GB/s 顺序读

家居要闻

现代风格 简约而不简单

本地新闻

用AI唤醒花花世界|锡城春光正当时,一半花开一半诗

亲子要闻

高度近视怀孕待产,顺产也可行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