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辰区北仓镇团委联合御龙湾社区红领巾之家组织辖区青少年走进北辰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沉浸式”探索环保监测的奥秘,参观环保实验室、看工程师叔叔做实验、组织垃圾分类我践行活动。
“环境监测就是用各种高科技仪器去给大自然做‘体检’,我们会关注呼吸的空气,喝的水,甚至地上的土和扔掉的垃圾!”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宋晓伟老师正在向孩子们介绍环境监测的职能。
精确度在十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自带清洗、刷酸功能的试管架,这些平常难得一见的实验器材吸引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活动伊始,宋老师带领孩子们参观化学分析室、红外测油分析室、气象分析室等专业科室,孩子们驻足观看,认真聆听讲解各种检测仪器的功能和作用。
“把‘白糖’分别倒进河道水和纯净水,哪个溶解得快?”水的溶氧量测试实验中,宋老师带孩子们观察纯净水与河道水的区别,并借助溶氧仪器检测不同水的溶氧量。通过实验孩子们了解到虽然两瓶水看起来没有区别,但是河道水的溶氧量高于纯净水的溶氧量。宋老师告诉大家溶氧量测试是5日生化需氧量(BOD)监测的实验步骤之一,通过BOD监测可以反映出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降解程度,判断水中微生物的活性,就好比已知有10个馒头,推算这10个馒头可以吃多少天。
“叔叔,把吸热的和散热的试剂兑到一起会怎样?”“我们能上手试试吗?”“有机物含量又是如何测出来的?”孩子们积极思考,大胆提问。通过氨氮标准溶液与汞盐由白变棕的显色实验,孩子们观察到有机物显现;通过碳酸氢钠+盐酸+硝酸银实验,孩子们看到可口可乐瓶中的气体在眼前“咕嘟咕嘟”冒泡,随后又变成像棉花一样的絮状物,沉淀在烧杯里;通过触摸烧杯底部,孩子们发现酒石酸钾钠,这种红酒瓶口的白色结晶加水后会变凉,清洗油烟机用的活碱加水后会发热……宋老师耐心讲解实验原理,带孩子们“沉浸式”感受环境监测的神奇。
这一场奇妙的环保之旅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环保”的种子。孩子们纷纷表示要用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争当环保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