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8月16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泰心医院”)举办了“心动力·启新生”泰心医院“火箭心”50例康复患者共赴“心”未来活动。 康复患者与医工团队欢聚一堂,感受着重聚的喜悦与新生的动容,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和康复患者共同回顾了50例病患的救治故事:第50例“火箭心”患者张先生多年来饱受疾病折磨,四处求医无果,最终在泰心医院成功植入“火箭心”,迎来了健康的曙光。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小伙海宁术前心衰严重,濒临死亡,在“火箭心”的帮助下,他不仅恢复了健康,回归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最近还交到了女朋友;同样来自河北省的王先生,心衰急性发作,生命危在旦夕,泰心团队携带ECMO、IABP、呼吸机等救命神器及时跨省转运,并植入“火箭心”,让他顺利回归家庭;还有少年小余,也在“火箭心”的助力下,重新开启了灿烂人生。
据了解,泰心医院自2009年起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国内最早开展第三代心室辅助装置的研究。医工团队经过多年的精诚合作、无缝对接,通过不断优化设计、改进工艺,使“火箭心”的性能得到不断提升。自2022年7月“火箭心”获批上市并实现量产后,至今已挽救了全国190余名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生命,其中50余名患者在泰心医院重获新生。
活动现场,“火箭心”康复患者向医工团队赠送了亲手绘制的饱含感激之情的长卷。画面中,鲜艳的色彩和真挚的笔触展现了患者对医工团队的深深敬意和对新生活的无比热爱。
泰心医院院长刘晓程表示,一个又一个晚期心衰患者的生命奇迹激励着医工团队继续勇往直前,不断探索创新,未来,泰心医院会继续致力于心脏重症的研究与实践,以“双心战略”为重要学科发展方向,让更多生命的奇迹在这里延续,让更多患者重获新生。
如今,“火箭心”技术已广泛被市场和患者所接受,泰心医院以“新”提“质”、以“质”催“新”的脚步也在继续。目前,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无源全磁悬浮设计的HeartCon Ⅱ计划开展临床试验,有望填补世界空白。
航天泰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富表示,第二代产品有望明年进入临床,与一代产品相比,新产品重量更轻,一代产品为186克,二代产品不到75克。未来,像全固态电池也将可能用在人工心脏中,不仅减小电池体积,还将使用电池寿命成倍增加。
多年来,泰心医院坚持走医工结合与科技创新之路,在滨海新区这片创新热土上培育出医疗新质生产力--“火箭心”。“火箭心”的成功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为解决医疗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滨海新区副区长师继军表示,滨海新区孕育诞生的全国产“火箭心”作为医工结合的典范,不仅彰显了泰心医院的精湛医术,航天泰心的研发实力,更是全市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今后,新区将继续坚定不移的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新一代“火箭心”的研发创造更加开放包容的条件,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在津期间,“火箭心”康复患者接受了全面体检后,刘晓程院长仔细询问患者身体状况,并结合各项检查报告,给予了专业的诊疗建议和健康指导。他们还共同参观了国家海洋博物馆,乘坐了海河游船,领略到了天津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之前只能在网上刷刷天津的旅游视频,今天踏踏实实地游览了天津的美景,确实名不虚传,景色没得说,人更是热情开朗,得向‘哏儿都’人民学习。”来自山东的康复患者张雷开心地说到,“现在我们装上了‘火箭心’,也能像正常人一样外出旅游了,过一阵带上家里人再来一趟。 ”
(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