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文化河工与创意河工,根据上级团组织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和实践育人的特色,河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号召,于9月初组织师生赴沧州,开展“寻脉杂技非遗,坚定文化自信——吴桥杂技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社会实践活动。
吴桥,这片孕育了无数传奇的土地,拥有着一项古老而璀璨的艺术瑰宝——吴桥杂技。近日,学院的青年学子与教师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踏上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深入吴桥杂技之乡,展开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第一站:深入后台,近距离学习感受杂技文化。
抵达吴桥后,学生们首先参观了吴桥县张松村长发杂技团。“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老话生动地诠释了杂技演员的生活。吴桥的杂技艺术世代相传,“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无论男女老少,几乎都能展示一二。同学们积极参与了部分技艺的体验,这次尝试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了杂技艺术的独特魅力及其传承的重要意义。
参观过程中,杂技艺术传承人何书胜为大家讲述了吴桥杂技文化的发展历程,并现场演示了吴桥代表性艺术之一——“三仙归洞”。同学们对这一传统技艺赞叹不已。学院团委书记张韧代表学院向杂技传承人赠送了吉祥物“康小团”,表达了学院对杂技文化传承的美好祝愿。
实践第二站:深入校园,杂技文化进校园
紧接着,志愿者团队来到铁城初级中学,调研“杂技文化进校园”项目的实施情况。近年来,当地深入挖掘独特的杂技文化资源,将杂技艺术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结合,推动杂技文化在校园中的普及。目前,已有12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实施了该项目,惠及近3万名青少年儿童。
实践第三站:观赏杂技,感受吴桥杂技无穷魅力
最后,同学们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参观了吴桥杂技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吴桥乃至中国杂技文化的历史轨迹。从三仙归洞到吃火吐火等经典节目,每一项表演都让同学们惊叹不已。学生姜军辉表示:“杂技演员们的每一个跳跃都让人感到震撼,他们值得我们尊敬,相信吴桥杂技一定能继续发扬光大。”
实践感慨
吴桥杂技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返程途中,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种精神带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并通过互联网等多渠道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生物医学工程233班的张景鹏说道:“我们将秉承学院IVIP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为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