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是出游的好时节,如今,乘用舒适智能的新能源汽车出行早已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据统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58.7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按下了“智造”快进键,我市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一座座智慧工厂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加速运转。在这背后,新质生产力是核心,优质能源保障是根基。
位于我市武清区京清工业园的海纳川海拉(天津)车灯有限公司是一座智慧工厂。10月3日,国网天津电力心连心(武清九队)共产党员服务队前往该工厂开展用电服务。
“我们的订单非常满,工期很紧张,十一也不停工。有了电力保障,我们心里很踏实。”海拉工厂生产负责人阎仕祥说。
据悉,该工厂采用一体集成方式生产国内某知名新能源车高端系列车灯,对生产工艺要求非常高。因此,工厂装配智能生产线,仅机器人就多达50台,能高效完成自动电镀、循环烤漆、密闭胶合等精密工艺。
“智慧工厂自动化生产每一步都离不开电,对供电稳定性有着很高的要求。除了定期的走访排查,十一期间,我们还安排了重点巡视。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我们多走访一次,企业就更踏实一点。”国网天津电力心连心(武清九队)共产党员服务队员李子如表示。
国庆假期期间,国网天津电力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针对厂区园区、重点企业等开展用电走访服务,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用电需求,指导客户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节日期间不停工企业稳定有序生产。
“我来海拉(工厂)几年的时间,产能就扩大了好几倍。从以前一台变压器足够用,到现在两台变压器充分利用。明年我们还要再上新生产线,估计还得增容。”阎仕祥表示:“有了电力公司的帮助,有了高质量的电能,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优质的服务与优质的电能,如同一泓清泉,沁润着经济发展的沃饶土壤,一个个优质企业、特色产业宛如雨后春笋,拔节有声。
金秋十月,宁河区岳龙镇的红薯大丰收!全镇两万余亩红薯田一派欣欣向荣,来自河北省、山东省的千余名工人前来协助采收,犁地机、割秧机、叉车往来络绎不绝,一派秋收好光景。
田间地头里,红马甲们格外显眼,国网天津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员们竭诚助力秋收。“田地边这个变电箱是节前刚送的电,为了给前面那一片的红薯糖化库房供电。”国网天津电力心连心(宁河四队)共产党员服务队员郑健淳说。
据悉,红瑶红薯是岳龙镇特色产业。每年十月,红薯会迎来一波“井喷”式丰收。这种红薯甜度很高,不易保存,短期大量积压势必会造成损失,因此红薯库房就成为了种植户们必然的选择。
“我们今年特意投用了新库房,用电量大,有了电力部门帮我们建站增容,5000亩地的红薯不发愁了。”天津岳农红种植基地负责人张金波介绍。
库房还用电?这可有些学问。原来,红薯采收离土后表皮会轻微损伤,库房需要迅速将温度提高至35°C,进行两天的愈合,紧接着再急降温进行为期40天的自然糖化,最后再做进一步降温储存,随时准备出库销售。
张金波说:“糖化库房就是红薯的‘自然加工厂’,在储存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温度湿度稳定,产出的红薯才能味美香甜。不同于传统农业,它对供电要求很高。”
“现代农业衍生出了五花八门的设备,都有着不同的用电需求。拿红薯糖化库房来说,我们根据库房容量、功率要求等信息,提前为农户制定用电规划,助力农村特色产业高效发展。”国网天津宁河公司营销部主任于长来表示。
秋色金黄,乡村振兴,电烘干的出头岭镇蘑菇远销南方,盐光互补光伏板下的鱼虾新鲜美味,在优质电能助力下,山珍海味飞入百姓厨房。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从一穷二白到物阜民丰,国家发展翻天覆地。人民电力事业也始终砥砺前行,从智慧工厂到百姓厨房,用优质的电能默默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美好生活,唱响一曲新时代的电力之歌。
(通讯员:王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