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开发于1964年的大港油田,今年整整60年,它用一个甲子,生生不息的奋斗,在这片热土上不断创造着荣耀。
港五井喷油啦!
新中国成立之初,迫切需要“工业血液”——石油。然而,1949年的国家“石油账单”显示,石油年产量仅为12万吨,远不能满足国家的需求。石油工业奋起直追,石油人在新中国的旗帜下集结。在继克拉玛依、大庆油田之后,1964年早春,7700余名参加过大庆会战的石油工人,挥戈南征,奏响了渤海湾石油勘探开发的序曲。
起伏的炮声和钻机的轰鸣,给这里增添了几分热闹,但200余天过去了,这一地区相继探井200余口,仍未发现任何油田,就在勘探即将收官之际,港五井作为收尾前的最后一口井,在1964年11月17日开钻。当时的大港探区渺无人烟,民谣形容这里“漫天风沙扬,四季水汪汪,蚊虫凶如狼,蒿草遍地长”。海水退去之处,裸露出来的白褐色盐碱滩,成为第一代大港人勘探开发的战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大港石油人坚持自力更生、苦干实干。
1964年12月20日,历经三百多个日日夜夜艰苦探索,位于海大道东侧、马棚口西北约6公里处的“港5井”一声怒吼,在地下沉睡了亿万年的油气,裹挟着大量泥沙冲天而起,震耳欲聋的响声传遍渤海之滨的百里碱滩——“港5井”喷油了!大港油田也从此诞生。
变革的力量
王永安,退休前在大港油田钻井工程公司干了二十多年。说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大港油田的那次大变革,当时任钻井工程公司副经理的他,还是记忆犹新。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1994年,大港油田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改革,这是陆上石油企业中唯一一家国家试点企业。1995年正式更名为“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大港油田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向着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迈进。
这次脱胎换骨的大变革初期,也向王永安这样的带队人提出了很多挑战,他们不断下一线,掰开了揉碎了,一次次做员工的思想工作,大家也慢慢接受认可了改革的大方向。1996年,大港油田成为全国首家整体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油气田企业。钻井工程公司原副经理王永安说:“标准化出来以后,更便于管理了,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什么叫违章,什么叫违反质量管理安全制度,全都明明白白。”
不光是制度的改革,新中国吹响“向科学进军”号角以来,大港油田一路爬坡过坎,高举技术利器持续攻坚。当下,大港油田数智技术正赋能油气储运全产业链,倾力打造“数智中国石油”一套部署在油井口的装备,长得像一个“黑匣子”,拥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的超强能力,还耐寒抗热,在零下30℃-70℃的环境下都可以稳定运行。刘晓垒,大港油田物联网技术部工程师,这套油井智能调控技术是他带领团队,用了五年多时间,完成的全自主研发。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是石油石化行业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作为行业的核心要素,油井如何变得更“聪明”至关重要,这也是刘晓垒他们一直在公关的课题,可这项技术的攻破,并没有那么容易,10多年积累的百亿组油井的生产数据和百万级油井工况诊断数据,训练形成20多种定制化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让它可以实时精准识别“供液不足”“活塞脱出”等14种常见的井下故障,以及“减速箱故障”“齿轮故障”等多种常见机械故障,并能第一时间给出最佳作业优化策略,实现自主智能决策。
作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试点单位,大港油田正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油气勘探领域深度融合,通过智能优化生产方案,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和成本的最低化控制。目前已完成中小场站无人值守率76%、大站少人值守覆盖率32%。
调峰保供在奋斗
截至上周,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储气库群本轮周期累计注气量达到22.83亿立方米,提前20天超额完成注气任务,为即将到来的今冬明春京津冀地区天然气调峰保供蓄足“底气”。
眼下,大港油田储气库群每天最大调峰能力3300万立方米,夏秋季将天然气加压后,注入储气库;冬春季将天然气从储气库内采出来,精准实现调峰保供。即将进入冬季采暖期,也是天然气使用的高峰期,现在的驴驹河储气库已经完成了注采转换工作,具备了前期供应条件。目前,大港油田有11座地下储气库,还在陆续进行注采转换工作。工作人员24小时跟踪生产装置运行状态,加强储气库动态监测。
储气库有地下“粮仓”之称。作为稳定、绿色、安全、经济的储气设施,储气库在天然气保供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1995年起,大港油田就开始了储气库的建设工作,2000年中华第一库大张坨储气库建成投产,有力推动了绿色化转型进程。去年,大港油田迎来了驴驹河储气库的投产,设计库容5.7亿立方米,工作气量3亿立方米,新钻井9口,是中国石油首批全数智化建设运营的油气藏型储气库。
一体两翼、协同融合,大港油田正在积极构建以油气勘探开发为主体、新能源和储气库业务两翼齐飞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能互补的新型综合性能源公司。
如今,60年一甲子的大港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1亿吨、天然气275亿立方米,原油年生产能力保持在400万吨左右,天然气年生产能力保持在6亿立方米以上。一代代石油人用“哪里有石油,那里就是我的家”的家国情怀,“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石油精神,奋力书写着石油工业的新篇章。(津云新闻记者 何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