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不误送娃不误地,轻轻松松去赚钱。”在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广袤的黄土地上,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讲述的,正是当地妇女凭借非遗项目香包,在家门口就业、创收,一针一针绣出的“致富经”。
香包,是将多种草药研制成细末,放入包中,人们通过口鼻吸入体内,可以达到避秽浊、御疾病的功效。正宁香包,则是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手工技艺,融入其中,鱼虫鸟兽、十二生肖、香囊佩饰等饰样,活灵活现,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成为当地的“名片”。
“这个香包啊,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种艺术。用针线从底部开始,沿着对折的边缘缝合,记得要留下一个小口,这样才能将香料装进去。”58岁的雷兰巧,是庆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宁香包的代表性传承人。在山河镇董庄村的香包刺绣产业培训实践基地里,雷兰巧正在和绣娘们一起赶制一批月底要发往天津的香包,这批香包是北辰区帮助对接的一家贸易企业订购的,订单总额10多万元。
董庄村是正宁香包的主要生产地,然而之前,主要依赖村民各自在家里制作,然后再到外面摆摊销售,或者是等待商贩进村来收购。这种“家庭作坊”,不仅效率低,还难以保证香包的售价。“有的商贩故意压价,一个香包,只能挣一块钱。唉,我们忙活一天也做不了几个,眼睛也累坏了,挣不到钱。大伙都有点丧气,只把香包当副业干。你瞅瞅,咱的香包多好看,可好看有啥用,卖不上价格,挣不上钱。手艺想传下去,难啊!”回忆起这些,雷兰巧一直叹气。
怎样才能帮村里打响香包这张“名片”?今年6月份,北辰区投入68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盘活了村里的一处废弃厂房,建起了香包刺绣产业培训实践基地,成立了运营公司。基地把当地的香包个体经营户,整合到一起,基地、公司、农户,一体化运营。组织召集非遗传承人统一研发样式,向村民派发订单,由运营公司统一收购出售。基地的建立,使得原本零散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得到了改善,同时设计出了90多种香包样式,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都有了显著提升。雷兰巧高兴地向我们介绍:“现在,我们这一个香包能卖到20多元,造型新颖的,还能卖到30多元。价格上来了我们都很开心,一个香包,能赚上个10多元,真成了香饽饽了!”
小小香包,飘逸千里,香溢八方。为持续扩大销路,香包刺绣产业培训实践基地,也建起了带货直播间,开启线上销售的路子。正宁县山河镇人大副主席张娜娜说:“绣娘们在镜头前,从容自信,巧手翻飞,熟练地展示着非遗技艺,现在每场直播同时在线人数都有几千人。通过直播带货,香包的销售不再受地域限制,消费者能直接看到制作的过程,增加了信任感,下单的自然就多了,也让我们香包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体现和传播。”
“香”名远扬,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统计,基地成立四个多月以来,通过公司销售、直播带货,董庄村香包的销售额达到了35.8万元,村里60多户居民,平均增加了6000多元的收入。
基地不仅在运营模式上做足文章,更注重人才的培养。这个周末,一场关于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的培训课,在董庄村开课。省级非遗传承人赵丛梅,为十多名绣娘亲自指导香包的新样式。
在培训现场,赵丛梅耐心地教授着香包制作的每个细节,从选材、剪裁到刺绣,每一步都讲得很细。同时,她也鼓励学员们,发挥创意,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香包的设计中。学员们纷纷表示:“我们要保持香包的传统韵味,同时也要让它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香包制作不仅是一门手艺,它更是我们正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门艺术。”
正宁县山河镇董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亚东说:“北辰区的东西部协作资金,为正宁县山河镇的香包刺绣产业,注入了发展活力。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正宁香包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还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动力。”(津云新闻记者 马立杰 北辰区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