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12月5日,天津一中院于全国第七个“宪法宣传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审判白皮书》,通报该院2021至2024年上半年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审判概况,并发布典型案例。
2021至2024年上半年,天津一中院共审结工伤认定行政案件145件,案件数量逐年递增。实践中,由于劳动用工形态灵活多样,不同工种面临的职业环境风险亦存在差异,案件涉及的工伤认定事实往往较为复杂,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之间关于工伤认定的纠纷化解难度较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用工制度不断发展,劳动者就业选择渐趋多样,工伤事故亦呈现出多发趋势。工伤保险作为劳动者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获得救济的一种社会保障方式,是宪法规定国家“加强劳动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人民法院能否妥善化解工伤认定纠纷,不仅关系到伤亡职工的个人权益,更对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意义深远。天津一中院自觉增强贯彻实施宪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高质效做好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审判工作为抓手,不断提升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工作成效。
天津一中院积极探索适合工伤认定纠纷特点的审判方式,组建专业的审判团队,通过审研互促、联动交流,推动涉工伤认定纠纷审判向专业化、标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坚持依法认定、保障及时原则,力求平衡兼顾受伤职工合法权益、降低用人单位负担,促进工伤认定纠纷实质性化解;把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监督贯穿行政审判全过程、各方面,全面客观审查工伤认定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以司法建议、庭审观摩等为抓手,督促行政机关严格规范执法,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主动将行政审判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大局,协同多部门开展诉前调解,注重挖掘典型案例,广泛开展普法宣传,积极推动工伤认定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进一步促进各行业规范经营、安全生产,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保护劳动者的良好氛围。(津云新闻记者 苑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