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缆索造桥机轻松吊装桥梁巨构,混凝土智能养护技术大幅降低碳排放......近日,中建六局科技创新成果展在津揭幕,展示了一系列赋能绿色建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黑科技”。这些技术不仅应用于国内外重大工程,更为建筑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提供了范本。
在天津地铁7号线建设中,地铁肿瘤医院站至丽江道站的地下区间被称为“最难啃的硬骨头”。施工需要在复杂的富水软土层中,以最小1.01米的距离多次“贴身”穿越超深桩基和既有隧道。中建六局青年工程师创新研发“富水软土地层中心城区地铁超深基坑及长距离盾构施工关键技术”,成功化解难题,并创造了天津地铁建设领域的七项纪录。明年,这条南北贯穿的地下交通动脉通车后,将大大提升市民的出行效率。
在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以720米主跨,刷新国内路轨两用钢桁梁悬索桥的跨度纪录。这座桥不仅将6座埃菲尔铁塔般的重量稳稳“托起”,还通过自主研发的“大跨路轨两用钢桁梁悬索桥施工关键技术”,实现了桥梁的高效建造,成为山城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三亚崖州湾,一座总用钢量超7600吨的深海科创平台以其巨大“空中回廊”震撼人心。中建六局青年工程师依托“马蹄形空间曲面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成功完成了重达3325吨网格桁架的精准提升,创下海南省单次提升重量纪录。这一项目不仅是国家深海科技创新高地,也将成为国际深海科技合作的新名片。
此次成果展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新质生产力提升”为主题,分为“产品创新类”和“核心技术类”两大展区。24项代表性成果从应用场景到解决方案,全面展示了中建六局的技术实力。
在产品创新展区,装配式轨道交通构件系统引领绿色施工新模式;小型化氢能转换技术打造移动制氢终端;混凝土智能标养室则显著减少碳排放。智能缆索造桥机和高精度监控系统等技术,则展现了智能化建造的未来蓝图。
核心技术展区更是亮点纷呈。依托潍坊白浪河大桥摩天轮研发的成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复杂地层盾构掘进技术在地铁建设中多次突破极限;高原机场建造技术则成功克服了极端环境的挑战。值得一提的是,大型石化设备安装技术解决了施工中高危环境的诸多难题,为石化项目安全高效施工提供了保障。
科技创新正在为建筑业注入新动能,从地铁到桥梁,从深海到高原,中建六局不断以技术突破助力城乡可持续发展。这场科技成果展不仅是一场关于建筑技术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幅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未来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