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蓟州区始终将新录用公务员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坚持以提升素质能力为根本,以搭建实训平台为载体,以强化实干担当为导向,持续开展全链条跟踪培养管理工作,为新录用公务员“破茧成蝶”、扬帆远航提供坚实保障。
一、提升招录质效,严把新录用公务员“入口关”
紧紧围绕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目标要求,扎实做好招录计划、政审考察、初任培训工作,从源头上破解人才“瓶颈”,不断提升公务员招录工作质效。一是抓实人才需求。着眼年轻干部“后继有人”根本大计,坚持考录计划向高质量发展领域倾斜、向“基老少”领域倾斜、向市级政策要求倾斜,将设置招考计划和招考条件作为科学招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指导招录机关在“三定方案”基础上,对空缺职位进行深入具体分析,合理地编制招录计划,近3年共招录公务员、选调生363人,不断优化全区公务员队伍结构。二是抓实政审考察。充分认识公务员招录的政治属性,以过硬队伍选拔过硬“苗子”,抽调政治素质高、有考察工作经验的同志组成考察组,加强对考察对象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纪律等方面表现的考察,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考察政审的全过程。三是抓实初任培训。根据公务员初任培训办法(试行)》要求,对表全国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课程安排,精心谋划区级初任培训,邀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专家教授等开展现场专题授课,组织学员前往盘山烈士陵园、平津战役纪念馆等红色点位开展红色教育,不断强化新录用公务员政治理论“道”之训、党性修养“心”之训、履职尽责“能”之训。
二、注重实战实训,打造新录用公务员“宽肩膀”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有力有序推动新录用公务员参与区内专项工作,通过多层次多领域实践锻炼,进一步砥砺品格、锤炼作风、增长才干。一是坚持在服务项目中锻炼。围绕区、镇、村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采取组织新录用公务员到企业走访、访谈项目负责人、向服务项目人员学习等形式,了解项目运作、企业遇到的困难、党政机关应承担的责任,推动每名新录用公务员树立懂项目、知责任、解难题的思想认知。二是坚持在直面群众中锻炼。统筹安排51名区直单位新录用人员到区信访窗口进行岗位锻炼,安排90名乡镇街道新录用人员到村社区走访,通过与群众点对点、面对面交流,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服务群众工作能力。三是坚持在独立调研中锻炼。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组织新录用公务员在试用期内开展为期不少于3个月的实践调研,重点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今年以来,区委组织部共收集141份调研报告,结合调研选题、调研内容、成果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选出优胜调研报告7篇,为各单位高效解决信访矛盾、整治露天烧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提供有力实践参考。
三、科学精准考核,激励新录用公务员“铁担当”
坚持“考人”“考事”相结合,牢固树立以“考”促干的鲜明导向,创新开展“考蓟黜陟”专项行动,实现提升考核精准度。一是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德、能、勤、廉”作为定性评价指标,“绩”作为定量评价指标,构建个性化指标体系,精准设定《自我评价表》,切实做到既考核工作实绩,又考核综合素质,准确掌握新录用公务员平时表现。二是优化考核评定方式。采取多维度考核方式,将自我评价与领导评定相结合,基础分与附加分相结合,加分激励和扣分惩处相结合。注重在一线观察了解干部,考实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的表现,使综合评价意见更趋公正,考核结果更具说服力。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以考核促提升,强化结果运用,将平时考核结果作为确定年度考核等次和试用期满考核的重要依据。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通过平时考核及时发现综合素质高、工作业绩好的公务员,并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
四、强化跟踪培养,提振新录用公务员“精气神”
持续做好公务员招录“后半篇文章”,实行新录用公务员递进式、全流程、系统化跟踪培养模式,帮助其尽快成长。一是建立定期谈话沟通机制。新录用公务员报到后,区镇两级先后组织召开入职见面会和近三年录用公务员座谈会,讲清职责要求、加深岗位认知,为新录用公务员精准“画像”,帮助其尽快转换角色,融入新环境,适应新岗位。二是建立“政治+业务”“双导师工作制”。充分考虑新录用公务员性格特点、专业特长、岗位要求等因素,结对配备“政治导师”和“业务导师”,通过“面对面”交流思想、“点对点”指导实践、“手把手”传授技能,并持续关注思想、工作状态,督促守好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三是健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机制。以“打基础,立长远”为目标,成立7个调研组,组织开展全区科级及以下年轻干部摸底大调研工作,通过与各单位领导班子座谈、与推荐本人面谈、开展集中分析研判,全面掌握各单位年轻干部工作思想动态和工作现状,切实将实际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公务员选出来、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