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驻津央企海油发展发展装备技术公司检测公司ROV(遥控潜水器)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在渤海地区实现新突破,完成渤海油田海底障碍物打捞工作,人员下水次数减少50%,为海底清障作业的高效与安全构筑坚实防线。
因渤海海域冬季水温低、海况复杂,ROV难以适应水下环境。传统作业模式需潜水员在每日两次的作业窗口期下潜到海底,单人单次下水时长仅半个小时,如遇大风天气便无法进行水下作业,影响工作效率。
对此,检测公司决定采用ROV与潜水员协同作业模式,根据障碍物形状制作针对性爪具。全面改造ROV机械抓钩,无惧海上风浪影响,可实现全天候多次下水作业,突破潜水员一天两次作业窗口期、单次下水仅作业半小时的限制,提升ROV水下障碍物精准打捞能力,打破渤海地区水下作业“靠天行事”的桎梏,全面克服ROV“水土不服”的问题,降低潜水员冬季作业风险,实现水下科技创新应用方面的重要突破,为海上作业安全与高效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