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今天我们有两艘大型远洋干线集装箱班轮靠泊,我们12条作业线满线作业。”1月28日除夕当天,天津港欧亚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部值班经理刘岩忙得不亦乐乎。从除夕到初五,天津港欧亚国际集装箱码头共有14艘集装箱船舶停靠,接踵而至的货轮,彰显了天津港的活力,也体现了天津进出口贸易的勃勃生机。
28日当天,地中海埃莉诺号和地中海巴勒莫号同时停靠。“埃莉诺号原本定于27日晚靠泊的,受大风影响,延至28日,中午12:20分停靠在了N7泊位,停靠好后,我们就开始了作业。下午14:00另一艘船巴勒莫号也完成了靠泊。今天,在现场作业的各工种员工共有207人。”工作20年来,刘岩说,除夕当天有船靠泊是常态,但是像今天这样的满线作业,他也是第一次遇到。
据了解,埃莉诺轮将装载约5000标箱前往西非等地区,巴勒莫轮在天津港装卸量预计4700标箱,这两艘船预计1月30日驶离天津港。
从早上7:30分开始,刘岩和同事们就开始忙碌,为船舶靠岸、集装箱作业进行准备。“我们在春节期间,还是按照正常的班次值守,24小时都有工人坚守岗位。”刘岩告诉记者。
今年,由于码头作业不间断,很多外地员工留在了天津过年,为了让在岗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码头公司和天津港集团都给职工们准备了“年夜饭”,工人们在中午一起包了饺子。“我们包了两个馅的饺子,肉三鲜和素饺子,一共包了1111个,大家都吃上了。”和兄弟们一起吃年夜饭,刘岩感到非常快乐。
不仅码头工作的工人们感到了浓浓的年味,两艘靠泊的外轮上的外籍船员也赶上了中国的春节。为了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春节的喜庆氛围,吃过午饭,刘岩和同事们就把精心准备好的新春礼物送到了外轮上。
“我们特意准备了印有福字的大红袋子,里面装了水果、饮料等食物,外国船员们看到后可高兴了。”刘岩乐呵呵地说。在友好往来中,天津港的工人们不经意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成为了天津对外交流的桥梁。
从业多年来,刘岩赶上在家过除夕的日子屈指可数,每个春节假期,他都要在工作岗位上值班,虽然少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但是,刘岩的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他说:“近年来,天津港的航线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装箱吞吐量连年递增,公司效益也越来越好。特别是一线的工人们,收入与前几年相比有个大幅提升,大家心气高,干劲也足。”
“现在我们的操作员,可以通过远程操控进行作业。一方面,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以前在车上作业,空间狭小,需要猫腰低头进行操作,时间长了腰啊、颈椎啊,都不舒服,像今天这样的大风寒潮天气,高空作业也有晃动,而且饭送过去也都不热了。现在可以平视作业,而且室内有暖气,也能随时吃上热乎饭。”刘岩说。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天津港集团公司也制定了货物吞吐量增长2%,集装箱吞吐量增长5%,铁水联运量增长10%等奋斗目标,进一步朝着“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要求前行。
“希望我们的进出口贸易越来越繁荣,天津港也越来越好,天津港好我就好!”乙巳新春到来之际,刘岩新年愿望淳朴而真挚。(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