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不仅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更是连接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以其开放的姿态,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人才,书写着活力开放的新篇章。
跨越山海“握手”世界,近日,2025年天津首列中欧班列已经发车,更多班列整装待发,一个中欧(亚)班列集结中心将出现在渤海之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组值得关注的“123”:国际邮轮母港接待邮轮超过100艘次、集装箱吞吐量2329万标准箱、航运集聚区新落户企业300余家。数字印证的,是开放发展量质齐升,是“天下之津”活力满满。
2024年7月,2024天津国际少儿艺术节在天津举办。此次艺术节活动主题为“和平、友谊、未来”,旨在促进世界各国儿童珍爱和平、深化友谊、共创未来。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中外儿童大联欢、世界儿童绘画展览、各代表团文艺展演、国际儿童欢乐城开城仪式、世界儿童登长城、津城游览、中外学校姊妹校签约、艺术教育主题沙龙、闭幕式等。
“网红”水果车厘子降价的消息刷屏网络。实现“车厘子自由”,天津功不可没。不久前,天津港迎来了2024—2025产季我国北方首船智利进口车厘子。极大丰富了市场供给,把价格“打”了下来。同时,津产农产品也在加速“出海”,2025年前三季度出口78亿多元,不断在海外“圈粉”。
河北区正在打造远洋大厦综合体,将成为津城航运服务又一集聚区。在河西区,泰达大厦变身国际航运大厦启新航,小白楼地区成为全市航运要素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滨海新区去年全年新增备案无船承运人企业144家、备案国际船舶代理企业18家。随着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升级版加速打造,港口优势与天津优势产业双向互促,世界级港口城市建设将愈发蹄疾步稳。
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任务全部完成,形成全国“双首个”数据跨境流动政策体系,保税维修等试点政策落地,制度创新指数稳居全国前三。
天津不只是对外贸易重镇,更通过丰富的人文交流合作,扩大了国际朋友圈。鲁班工坊成为国际知名职教品牌与中外人文交流平台,天津茱莉亚学院用音乐向世界传递天津好声音,“汉语桥”比赛传播津门文韵……在这里,“走出去”的不只有货物,还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