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走亲访友、聚餐娱乐必不可少,热闹与欢乐交织的同时,作息和饮食会不同于往常。稍不注意,饮食不节,胃部受寒,很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冬季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感染后常伴有发热、鼻塞流涕、咽痒咽痛、咳嗽等症状。在咳嗽与胃不舒服的“双重攻击”下,抗菌药物、止咳化痰药以及胃药齐上阵,不仅会增加肝肾负担,部分药物成分可能会相互作用,降低疗效,甚至引起药物不良反应。那么,共同使用以上类型药物,具体需要注意什么呢?
西药之间的联合用药
1. 多潘立酮
多潘立酮为常用的调节胃动力药物,适用于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呕吐等疾病的治疗,需注意药物使用3天症状仍未缓解的患者请及时就医。不宜与其联用的药物举例如下:
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两药说明书均指出不宜与其他可延长QT间期的药物合用,可增加心律失常发生风险。老年患者可能对QT间期的药物相关性作用更为敏感,特别是既往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切忌自行用药,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感染及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的治疗,克拉霉素还可能存在于幽门螺旋杆菌联合治疗方案之中。多潘立酮主要经CYP3A4酶代谢,克拉霉素是该酶的强抑制剂,合用可造成多潘立酮血药浓度上升,阿奇霉素虽不影响多潘立酮代谢,但其本身有增加QT间期的不良反应,药物联用增加心脏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 铝碳酸镁/氢氧化铝
铝碳酸镁/氢氧化铝具有抗酸和胃粘膜保护作用,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的胃痛、烧心、嗳气等胃部不适症状。该类药物在餐后1-2小时或胃部不适时服用,由于药物中的铝、镁可与米诺环素等四环素类药物以及莫西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结合影响疗效,抗菌药物应至少提前或推后1-2小时方可服用。
3. 抗菌药物+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双歧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敏感,如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等,同时服用可能影响疗效,建议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以降低药物疗效间的影响。蒙脱石散会吸附细菌、病毒,也会对抗菌药物的吸收产生影响,若三者联合使用,可采用依次间隔服用的方式来保障药物疗效。
中成药、中药之间的联合用药
部分患者认为,如果只服用中成药,是否会相对安全些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
传统中医药理论中,药性讲究寒热温凉,药味间的相互配伍应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但是,如果分不清几种中成药的药性,盲目联合使用,违反了中医用药原则,出现配伍禁忌,势必也会引起药效的降低、甚至毒副作用。《本经·序例》中提到:“勿用相恶、相反者。” 指的就是两种配伍禁忌。
1相恶,指两药同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如人参恶莱菔子,是指莱菔子能够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人参健脾丸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主要组成为人参、茯苓、山药等;三子养亲汤具有化痰降气等功效,是治疗老人咳嗽喘逆、气实痰盛的代表药,其中就含莱菔子。如果同时患有脾胃虚弱与痰湿壅滞的情况,不建议两药联用,因其莱菔子的降气功效会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清肺化痰丸可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亦含有莱菔子,不宜与人参健脾丸合用。
2相反,指两药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其中包括常说的“十八反”、“十九畏”。
如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因方中含有附子,则不能与含有半夏、川贝、瓜蒌的止咳化痰类中药同用。如治咳川贝枇杷露(含川贝母)、养阴清肺丸(含川贝母)、清肺化痰丸(含瓜蒌子)、橘红痰咳液(含半夏)、通宣理肺丸(含半夏)、复方鲜竹沥液(含半夏)等。
3药性冲突
止咳化痰类中成药其中就包含清热解毒、清热化痰类,药物为寒性,治疗胃病的中成药若为温中健脾类,则药物为热性,联用可能会相互抵消药效。
如急支糖浆为清热化痰药,组方药性寒凉;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组方药性温热。二者功效相悖,同服不但会抵消药效,还有可能使体内寒热失调。
西药与中成药之间的联合用药
临床应用中,时常会中西药联用,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中西药确实会让疗效更好。但是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中药西药一起服用,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抗生素类不宜与含有经过微生物或者酶作用加工制成的中药及其制剂合用。如保济丸,因抗生素会抑制此类中药的消化酶、酵母菌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影响疗效。
四环素类抗生素不宜与含二价以上金属阳离子的中成药同时服用。如清胃黄连丸(含石膏),因二价以上金属阳离子与四环素结合,会形成难溶性络合物,影响药物吸收,从而降低四环素的抗菌效果。
其实,一些抗菌药、解热镇痛类药物说明书均有明确标示药物不良反应会有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反应。因此,服用以上类别西药时,如有胃肠道不适,也先不要断定自己是饮食方面引起或者胃部受寒而自行用药。
用药安全一直是药剂师比较关注且重视的问题之一。即使是明确可以联合应用的、不同功效的药物,也建议应遵循医嘱,根据具体病情,严格把控服药间隔时间。生病期间更要注意饮食清淡,忌生冷、饮酒。服药后如无改善,应及时就医,切勿随意自主搭配。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