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合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中,天津医院的医护团队仍然坚守岗位,用专业和爱心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5年1月26日下午,71岁的孙女士因腹胀、腹痛、呕吐等不适来到天津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张琦主任凭借丰富的经验,结合孙女士的症状、体征以及近期大量进食山楂的饮食史,初步考虑为胃石症。在放射科的支持下,为孙女士快速完善腹部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胃内存在一个4.5x6.2cm的巨大胃石。鉴于病情,张主任建议孙女士住院接受系统治疗。面对孙女士的焦虑情绪,张琦主任耐心安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释了胃石症的成因、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还联系放射一科影像专业团队进一步答疑解惑。
除夕前一天清晨,在张琦主任的指导下,消化内科快速建立起由高建茹副主任医师、赵颂今住院医师组成孙女士专病治疗小组。充分考虑到孙女士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直接采用胃镜下机械碎石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身体负担,因此医疗团队制定了积极溶石、抑制胃酸、保护消化道黏膜等系统治疗方案。孙女士感受到了医疗团队的专业与用心,表示愿意配合治疗。治疗过程顺利,孙女士的症状和腹部异常体征逐渐消失。为了确认溶石治疗效果及时排查是否因胃石摩擦形成的胃溃疡等病变,医疗团队为孙女士安排了进一步胃镜检查。由于孙女士没有胃镜经历,再次表现出紧张和恐惧,张琦主任用通俗的语言安抚她的情绪,详细告知胃镜检查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在主任的鼓励下,孙女士顺利地完成了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石已经完全溶解。
春节期间,消化内科各位值班大夫们耐心、细心地为孙女士解释病情及各种疑问。张琦主任对孙女士的病情十分关注,即便在春节假期,也多次到院查看其恢复情况,直至无明显不适症状。消化内科黄爽护士长、护士及陪护团队也给予了孙女士无微不至的生活照护,极大地缓解了她因疾病不适造成的焦虑情绪。在天津医院住院部无陪伴管理模式下,病房环境优美舒适,孙女士再次对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和陪护团队的精心诊治及悉心照护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虽然身在医院,却依旧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在天津医院消化内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不一样的,有温度的春节。
什么是胃石症?
顾名思义就是胃里长了结石。大家经常听到胆囊结石、泌尿系结石,但对胃结石了解相对较少。胃石症最常见的是植物性胃石。是由于柿子、山楂、黑枣等食物中含有鞣酸、果胶,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实或果皮。这些成分与胃酸、纤维素一起作用,随着胃的蠕动,和胃里没有消化的食物包裹在一起,凝结成固体团块,尤其是在空腹大量食用的情况下,更容易诱发胃石症,进而引起腹胀、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甚至导致胃溃疡。反复的胃溃疡不愈合,有可能转变成恶性溃疡,导致胃癌的发生。
如何预防胃石症发生?
首先不要空腹进食柿子、山楂、黑枣等食物,也不要和含有大量蛋白质的食品一起进食,蛋白质在鞣酸的作用下也容易形成胃石。其次在吃山楂、柿子、黑枣的时候,不要大量进食,也别同时喝过热、过多的水,也不宜饮酒。食管、胃术后、老人、小儿等胃肠动力差者尽量避免进食。如果吃柿子、山楂、黑枣等后出现胃部不适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因延误造成胃部溃疡、出血、穿孔及消化道梗阻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