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天津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承担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任务,是吸纳新市民较多的重点区域之一。
2月20日,记者从天津金融监管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天津金融监管局凝聚多方合力、创新多项举措,开展了金融服务新市民工作的有益探索,天津地区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据天津金融监管局大型银行监管处副处长丁昊介绍,天津金融监管局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引领在津银行保险机构深化与北京市、河北省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和行动协同,持续推动解决异地押品贷款难、异地贷款效率低和异地车险理赔难问题。截至2024年末,我市商业银行接受以北京、河北地区押品为抵押,联动北京、河北分行发放新市民贷款余额合计84.97亿元。
同时,为更好打造新市民专属产品线、服务线,天津金融监管局以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为抓手,推动在津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紧密贴合新市民特点,打造新市民“专属产品线”和“专属服务线”,持续优化新市民金融服务供给。截至2024年末,在津银行保险机构已推出新市民专属金融产品近百项,设立新市民金融服务示范网点300余家。
“此外,我市构建了‘6×6’新市民金融服务矩阵,横向细分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新毕业大学生、高端科技人才、产业工人、投靠子女老人6类重点服务对象,纵向细分创业就业、住房、健康养老、培训教育、消费金融、基础服务6大核心金融需求,为新市民在津安居乐业提供全方位、差异化、可组合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丁昊介绍,截至2024年末,在津主要商业银行共对113.4万名新市民发放个人贷款,余额合计2029.29亿元。
2024年,天津金融监管局会同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依托“海河分”信用惠民应用小程序开发新市民识别功能,并于2024年12月正式上线“天津新市民识别卡(测试版)”。
“‘天津新市民识别卡(测试版)’的上线是解决新市民身份精准识别难题的关键性成果,也是金融服务‘央地协同’的重要体现,标志着我市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新市民身份精准识别的省级地区,为下一步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丁昊表示,下一步,天津金融监管局将会同相关单位开展“天津新市民识别卡(测试版)”的推广应用工作,届时,金融机构在办理线下业务时,可以此作为提供新市民专属金融服务的依据,我市新市民将享受到更有温度、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津云新闻记者 马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