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于临终人群身体和心理的照顾,会越来越成为社会的需求。安宁疗护正是让家属得到安宁,让患者得到疗护。”从2018年履职至今,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秘书长丁梅始终聚焦养老领域。经过两年的走访酝酿,今年全国两会,丁梅委员将围绕推进安宁疗护发展等相关话题做出提案。
近日,记者跟随丁梅委员的脚步,来到“全国临终关怀示范基地”天津延安医院调研走访,近距离了解安宁疗护。走进医院大厅,“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标语醒目地张贴在导诊台后的背景墙上。同时也凸显了安宁疗护的意义所在——安宁疗护并非放弃对患者的救治,而是给予临终患者积极而整体的照顾。
在院长的陪同讲解下,丁梅委员一路走,一路了解试点机构的经验做法、当前遇到的难题以及患者们的实际需求。在一间“老人之家”门口,记者看到一位老人衣着整齐且安详地躺于病床上,社工则在一旁轻声为老人朗读报刊,不远处的音响里缓缓传出轻柔的音乐。据院长介绍,延安医院将安宁疗护与临床医疗护理相结合,特别注重对居家老年人护理、康复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同时开设了老年护理门诊,为老人家属的生活起居提供全方位地科学性指导。
调研过程中,丁梅委员还和三位多年从事护理工作的退休志愿者围桌而坐,从不同角度了解我市安宁疗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地、多部门的走访调研,丁梅委员认为,近年来,安宁疗护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全国已经推出了三批试点,但是相关的一些政策体系,包括服务保障能力,距离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还有一定差距。
“安宁疗护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而且也是一种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丁梅委员说道,希望政策法律和相关保障体系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结合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设,更好地建立安宁疗护转诊的服务体系,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和家属便捷地得到安宁疗护服务,并通过普及推广,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丁梅委员始终认为,安宁疗护不是放任,而是对生命的尊重,帮助处于疾病终末期的患者舒适、安详、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开人世。“我希望通过委员履职的渠道,推动老年人工作取得进展,助力我国养老事业向好发展,让逝者有尊严,让生者无遗憾。”丁梅委员说道。
(津云新闻记者 白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