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不少人已经留意到,在天津地铁5号线和9号线换乘的直沽站,一架立式钢琴矗立于此已有两年。总能瞥见有人端坐琴前,沉醉地弹奏,美妙的音符让整个换乘通道都氤氲着艺术的气息。上周,地铁3号线吴家窑地铁站又新添了一台共享钢琴,很快就吸引了不少音乐爱好者打卡演奏。
近两年,在天津,曾经在商场、酒店更多作为室内装潢的钢琴,正逐步向公众开放。这些共享钢琴,不仅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将高雅艺术融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奏响了一曲曲充满温情与活力的城市文化新乐章。上个周末,记者意外参与了一次共享钢琴的“巡回演奏”之旅,对于这个公共文化空间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打卡共享钢琴,传播艺术之美
琴师田甲是共享钢琴的忠实拥趸与积极传播者。自2023年在天津地铁5号线直沽站换乘段首次演奏了共享钢琴之后,田甲便被这种表演形式深深吸引。从此,寻找共享钢琴并在其上演奏,成为他业余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田甲在直沽站用共享钢琴进行演奏
3月9日下午,田甲按计划先去打卡了吴家窑地铁站的钢琴,又来到直沽地铁站继续自己的演奏。记者见到他的时候,小小的舞台周围,已经有不少为音乐驻足的观众。“自从在天津开始共享钢琴的演奏之后,我每到一个新的城市都会安排相关的打卡行程。不过像天津这样在地铁、机场等公共交通枢纽放置的共享钢琴的城市并不多。”田甲介绍说。
“天津的共享钢琴我已经弹过不下十架了,隔三岔五就会去各个点位看看,即兴弹奏一番。这些共享钢琴里,最有特点的是大悲院和天津美术学院附近的两架镶嵌在墙内的钢琴,最好的肯定是天津机场那架三角钢琴。但要说感情最深的,还是直沽地铁站这架立式钢琴。”在田甲看来,共享钢琴的存在意义非凡,它打破了传统音乐表演的壁垒,让艺术以一种更为亲民的方式走进大众。“对我来说,这些地铁站、商场里的共享钢琴,不仅是演奏的舞台,更是传播艺术的桥梁。每一次弹奏,都可能让一个路人停下脚步,感受到音乐的美好,这才是艺术传播的真正意义。”
在不断打卡共享钢琴的过程中,田甲收获的不仅仅是演奏的快乐,更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因此加入了一支乐队,获得了更多商业演出的机会。“这些因为音乐结识的伙伴,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还成为我音乐事业新的起点。”田甲感慨道。尽管如今的他已有了更多的舞台和机会,但共享钢琴始终是他最珍视的舞台。
共享钢琴奏响爱乐之声
共享钢琴吸引了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无论是驻足聆听的观众,还是跃跃欲试的演奏者,都在共享钢琴的周围,共同谱写着对艺术的热爱。
田甲演奏的间隙,一个娇小的身影走向钢琴,小学三年级的沐沐在姥姥的陪伴下开始了弹奏。姥姥笑着告诉记者:“我家就在附近,自打地铁站有了钢琴,每次路过孩子都要来弹。她就喜欢这里的氛围,人越多弹得越起劲儿。”沐沐的演奏虽显稚嫩,却充满了童真与热情,引得周围的观众不断报以掌声。
沐沐在演奏钢琴
人群中,拖着行李、头发花白的郭先生,鼓起掌来格外卖力。他刚出差回津,被音乐吸引不自觉便停下了脚步。“我特别喜欢音乐,只是很遗憾年轻时没有条件学习。”郭先生感叹,“如今,这样的高雅艺术我们能触手可及,不正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吗。”从跃动的音符里,他还听到了城市温暖真挚的人文关怀:“最近,天津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津街上的话剧《日出》就很出彩。不过共享钢琴更让我感动,因为这是普通人的舞台,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期待天津能有更多这样的公共文化空间,让艺术融入百姓生活。”
这个周末,田甲的最后一个行程,是打卡小白楼国贸大厦的共享钢琴。记者跟随田甲“转战”到国贸,竟意外见证了一段酣畅淋漓的合作表演。刚刚步入商场,钢琴声已然传来,正在演奏的是来自浙江的大学生源乐。这两天他来天津找同学玩,忽然手痒想弹琴,就从短视频平台上搜索相关信息,锁定最近的一架共享钢琴,便直接打车前来“过瘾”。他乡遇知音,当然要合作一曲,田甲和源乐四手联弹即兴合作了好几个曲目,直接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天津有这么多共享钢琴,真的非常惊喜。”源乐兴奋地说,“更没想到,心血来潮的行程居然遇到了高手,这样玩音乐太过瘾了!我已经开始盘算,要不要抽时间多打卡几架共享钢琴了。”
田甲(左)与源乐即兴合奏
时间在琴声中流逝,演奏结束后,田甲和源乐意犹未尽地互加了微信,周围的观众也纷纷凑了过来。他们兴致勃勃地聊起了音乐,甚至开始计划下一次的合作。这一刻,共享钢琴不仅奏响了音乐,更连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让艺术真正成为了生活的纽带。
记者手记:
在参与了这场意外的“巡回演奏”之后,记者反复思索,群众不仅是文化服务的对象,更是文化创造的主体。2023年出圈的“村超”,因其由群众创造、参与和共享,综合浏览量超900亿次,吸引超1600万人次观赛;亮相春晚、走红海外的英歌舞,也因其植根于文化传统,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引发广泛共鸣。这些现象都告诉我们:文化的力量源于人民,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与生活的深度融合。当文化产品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共情,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喜爱。
优质丰富的公共文化供给,如何触达更广泛的受众,为更多人所感知、所享有?共享钢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让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而是成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日常体验。这种开放、共享的文化形式,不仅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更激发了人们对文化的热爱与创造力。
期待共享钢琴这样的文化创新,能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无论是音乐、戏剧、舞蹈,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开放、共享的方式,走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唯有如此,文化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精神底色,成为人民生活的精神滋养。而这份滋养,将不断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