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春意日浓,随着群众出游活动增多,涉农区域道路沿线交通流量上升。市公安局滨海分局交管支队太平村大队持续开展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动完善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近期在农村公路平交路口新增了多处“支路哨兵”警示设备,提示群众沿支路行至路口时自觉“减速停车让行”,有效防范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风险。
“我们村口也装上这种智能设备了,以后出入更安全了!”不久前,家住滨海新区崔庄村的王大哥发现,一个带有电子屏幕和语音提示功能的新设备在港中公路崔庄子路口“上岗”。当一辆机动车沿港中公路行至村口时,该设备发出“左侧来车,注意安全”的语音提示,竖立的LED电子屏上也同步显示着这样的提示语,提醒从村内方向出行的人们减速、停车让行,保障交通安全。
“港中公路日常交通流量大,特别是货车会不时通过,这个设备的功能是提醒人们,出村通过路口前要减速、停车,观察交通情况,确保安全通行。”交警太平村大队副大队长刘伟介绍说,上述智能设备叫“支路哨兵”,是一套“道路让行安全警示系统”,其中部分设备还具备显示来车速度的功能。
该设备通过毫米雷达扫描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对路口通行的车辆、行人进行安全提醒,有效降低过往车辆及人员因视线受阻或粗心大意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风险,从而提高农村公路平交路口通行安全。
该系统依靠顶部的太阳能板供电,通过搭载的毫米波侦测雷达对主路运动的车辆实施侦测,当雷达检测到主路方向有来车靠近时,“支路哨兵”就会通过语音和电子屏文字、爆闪警示灯发出警示,对交通参与者进行全方位安全提醒。
“以前有些司机开车出村时就没有减速的习惯,公路上的车又多,容易出危险。”村民王大哥表示,“支路哨兵”安装后,他发现大家在村口的出行速度也都慢了下来:“大伙儿开车听见、看见提示就意识到要减速、观察,等公路上没车的时候再走,逐渐也就养成习惯了。”
据介绍,为深入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公安交管部门坚持“源头+路面+宣传”同步发力,提升全市农村公路管控效能,改善道路通行环境。2024年以来,交警太平村大队管界内新增“支路哨兵”30余处,滨海新区目前已在299处农村公路平交路口设置该设备。此外,交警太平村大队还对各类交通标志、标线进行了完善、更新,今年以来重点规范了一批减速让行、停车让行交通标志和标线。
(津云新闻记者苑美丽 通讯员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