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超限运输被处罚了,‘运证通’APP立即就发来了信用修复提醒消息。”某道路运输企业负责人指着手机APP说到,“而且缴罚款的发票丢了也不用着急了,签署‘已缴纳罚款承诺书’就可以正常开展信用修复,再也不用担心影响后续的投标活动了!”
2024年,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启动“津交信用·筑信惠企”信用修复专项行动,以多项创新举措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信用修复政策不了解、信用修复流程不熟悉、票据丢失难修复等问题。
一是“提前式”修复告知,即企业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时一并接收到信用修复明白纸或告知书,及时获取信用修复相关信息;二是“全程式”提醒服务,我市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被处罚后,以及处罚信息达到最短公示期(3个月)的,将通过“运证通”APP收到“消息通知”,便于及时关注信用状况、开展信用修复,避免对后续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良影响。三是“承诺式”数据服务,目前交通、发改两部门打通跨部门数据通道,如不慎遗失缴纳行政处罚罚款凭证,企业可通过提交“已缴纳罚款承诺书”,代替提交已缴费凭证,方便企业开展信用修复。除此之外,我市还实行了“协同式”信息共享、“定期式”通报机制、“公益式”修复培训等措施,形成信用修复“事前告知-事中协同-事后跟踪”的全链条闭环,进一步推动我市交通运输领域信用修复工作规范化、便利化和长效化。
日前,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了2024年交通运输领域19个信用建设典型案例,天津市交通运输委总结提炼信用修复举措和成效,形成《开拓信用修复新路径·释放营商环境新潜能》案例,从全国众多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自“津交信用·筑信惠企”专项行动实施以来,我市累计归集行政处罚信息14469条,数据合规率达100%、7天公示率在99%以上,归集已缴纳罚款凭证信息13226条,发放信用修复明白纸或信用修复告知书5000余份,对1549家企业进行11750次信用修复提醒,“承诺式”修复超2000余次,企业主动开展信用修复意识明显增强,有力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