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蓟州区渔阳镇西井峪村坐落于蓟州城区以北,紧邻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现有村民280户、778人,党员35人。记者从蓟州区获悉,近年来,西井峪村依托自身文化和地质资源优势,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不断丰富文旅业态,深入推动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乡村重点旅游村”等。
解锁村庄发展“新密码”
西井峪村始终把打造特色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的核心要务,在探索发展路径、推动增收致富方面紧跟政策要求、打开视野思维、勇于创新实践。西井峪村坚决摒弃“靠山吃山”、炸山开矿的老理念,积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靠山护山,以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为基础,以村庄独特的石街石宅、淳朴的乡风乡韵为支撑,以青山翠岭吸引大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这一独特优势为突破口,敏锐把握发展机遇,着手发展文旅产业,谋定以五个自然景观、十个手工作坊、三十个农家院为中心的“五景十坊三十院”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村庄硬件设施改造,村庄道路不断升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陆续建成了旅游接待站、生态停车场等便民设施。
同时,依托村庄砌石、皮影、草编等传统技艺,推出石头手作文创、老虎布鞋等系列民俗产品,不断增强村庄文化吸引力。自此,西井峪村成功转型,走上了打“文化牌”,吃“绿色饭”的可持续之路。
端稳绿水青山“金饭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西井峪人坚持践行的发展思路。立足游客接待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西井峪村主动作为,从“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入手,引入专业的乡建团队,制定景观规划和建设导则,确定了以石头元素为基调的建筑风格。
在“智慧外脑”的帮助下,村里成立了民宿合作社,由政府和个人按比例出资集中打造“优选农舍”中高端乡村民宿特色品牌,6户农家院率先完成改造升级,村民收入一下翻了6倍。“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资源的富集吸引外来投资接踵而至,村里的民宿产业布局也日趋多元,涌现出不少“叫好又叫座”的精品民宿。目前,西井峪村已形成精品民宿51家,全村旅游年收入达到3500万元,山村百姓在家门口捧上了“金饭碗”。
释放文旅融合“新活力”
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西井峪村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着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旅游品质不断升级。近年来,村庄持续丰富文旅节庆活动,连续举办9届“中国·天津西井峪‘庆丰宴’”,擦亮村庄文化名片。
2021年,西井峪村以砌石技艺成功入选区级非遗项目为契机,推出以石头为基础的石头手创研学活动,引爆体验式文旅新亮点;与中国音乐家协会和天津传媒学院合作,创作歌曲《西磨道》,脍炙人口的旋律风靡全网,进一步打开了西井峪乡村文旅市场。同时,不断拓展文创产品和周边业态,推出“西井峪网红雪糕”和系列旅游纪念品,推动咖啡馆、酒吧、理疗馆、KTV等城市元素与村庄完美融合,实现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曾经落后破旧的小山村实现了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华丽转身。
(津云新闻记者 白思婕 通讯员 陈昊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