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关于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指示精神,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切实推动各学段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天津市“大思政课”建设实践教学联盟、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咸水沽第一中学、津南区实验小学等单位,创新打造“沽上百年 匠心领航”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系列课程。近日,首期课程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隆重开课,来自4所学校的大中小学生共聚一堂。
本次课程由“钟承旧韵 匠启新功”钟表组装体验和“智机飞跃 创领新程”无人机试装体验两大模块组成,在设计上独具匠心。教学目标体现螺旋上升。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充分考虑不同学段的学情特点,小学阶段重在认知启蒙与道德情感培养,中学阶段侧重技能实践和政治素养提升,大学阶段突出创新应用与使命担当强化,使学生在同一课堂中都能学有所获。
沉浸学习彰显技艺魅力。在“钟鸣盛世”非遗传承体验基地,学生们从近50件古代精美钟表中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见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在空间智能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学生们近距离观摩了无人机等高科技产品,体验中国智能发展的成果,感受新质生产力的魅力和工匠精神的作用力。
实践体验注重学段协同。在钟表组装体验课上,小学生辨认零件名称并设计表盘,中学生进行复杂零件组装,大学生通过校表仪调试机芯精准度;在无人机试装体验课中,小学生辨认零件并协助组装,中学生完成较复杂组装工作,大学生负责手抛木质飞机试飞及调整工作,实现不同学段学生的协同合作。
理论拓展突出学科融合。在理论拓展环节,思政课教师、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训课教师同台授课,使学生从人文历史与科学原理的双重视角,在天津工业发展中感受科技创新的伟大成就,在零件组合拼装中体悟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本次课程突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时空局限,让学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工匠精神,在团队协作中领会责任担当。参与本次课程的领导和教师均对本次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2024年高职高专“萌新磨课、骨干练兵”国赛一等奖获得者周业群表示,这是一次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思政教育创新实践,让思政课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天津市人大代表、津南区实验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张凤瑰指出,本次课程体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之间的“共情”“共声”“共享”,为思政课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全国模范教师、天津市人大代表、咸水沽第一中学教师刘春艳认为,本次课程是一次很成功的尝试,为大中小学思政实践课一体化蓬勃发展种下了一颗种子。海河教育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郎静静表示,海教园有着丰富的思政实践教学资源,未来将在大中小学思政实践课一体化领域进行更多开发建设。天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一博老师指出,本次课程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力探索,突破了以往仅将“一体化”局限于教师团队中的定势,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本。
本次课程有效拓宽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渠道,打通了各学段思政课衔接壁垒,为推动形成各学段螺旋上升、全社会协同育人的思政教育新格局、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示范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课程积累了宝贵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国家社科基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关研究专项落实落细。未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匠心,书写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崭新篇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天津智慧与天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