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辰区的未蓝生活广场内,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不爱与外界接触,犹如天上的星星,在夜空中独自闪烁,他们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也是医学上被称为孤独症或自闭症的孩子。
走进融合教育职业实训基地,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件件精美的釉制品摆满展架,一条条精美的手工编制手绳、项链展示在橱窗中。
“这些都是孤独症孩子们完成的作品。他们的手很巧,你看,这些水杯、笔筒,孩子们还制作成了卡通的图案,多么栩栩如生啊!”实训基地潘老师向记者介绍,“我们通过讲解、实物等帮助孩子们复习常用的工具,让孩子们感受生活与艺术的关联,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据介绍,未蓝生活广场是天津首家“商业空间+融合教育”一体化特殊需要学生实习实训、辅助性就业基地。就业基地由“众融匠品”(陶艺、手工制作)、“花至半开”(花艺店)、“何止于米”(茶艺店)、“未蓝烘焙甜品屋”(面包烘焙调饮)和“未蓝培训中心”(融合发展支持服务)五部分实体所组成。
“我们通过真实商业场景,为特殊需要人群提供从学龄前融合教育准备到成年职业孵化,构建教育赋能、技能实训、社会融合三位一体的支持生态,帮助孩子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潘老师介绍。
“左手握住原料,右手轻轻地揉捏,再按压......”在未蓝烘焙甜品屋,志愿者杜阿姨正在辅导孩子们制作糕点。“我的孩子也是一位孤独症患者,为了帮助这群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2016年这里成立了甜品屋,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者,9年来我见证了很多孩子的学习成长。”杜阿姨告诉记者,“孩子们情商很高,学习能力也很强,很多事情教一遍就能记住。有顾客来了,他们会主动上前向顾客问好,介绍面包的口味。他们经过不断地学习沟通能力在逐渐提高,也能更好地融入正常生活。”
“很多孩子在这里学习烘焙技能走进了社会,看到他们一点点的成长,慢慢地康复,我感到很欣慰。”杜阿姨激动地说道。
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有很多爱心企业来这里参加志愿活动,他们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交流,让孩子们得到很多的收获与快乐。“我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孤独症,让社会更好地接纳并帮助孤独症儿童和家庭,给他们带去温暖与希望。”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