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天津市迎来大批海内外游客。这个假期,不只是祭扫踏青的时间,更是一场“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展示。
从百年金汤桥的熠熠生辉,到柳林湾的碧波荡漾,再到“停车难”的有效纾解,天津市用一项项民心工程,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份份温暖与便捷的答卷。
桥梁修缮,历史桥梁焕发新彩
“固若金汤”不仅是美好寓意,更是责任担当。金汤桥,这座始建于1906年的百年老桥,是天津市第一座钢梁铁桥,全国唯一钢制平转式开启桥。它见证了解放天津的胜利,如今再次焕发生机。
节日期间,重新开放的金汤桥迎来大量游客拍照打卡。经过钢结构除锈油饰、桥面木板更换等保护性修缮,金汤桥在阳光下闪耀如新,成为一道历史与现代交织的风景线。
“这桥太有气势了,站在桥头,能感受到那种穿越百年的力量!”来自河南郑州的游客张浩说,“天津真是把桥当宝一样修,既保留了历史味道,又方便大家参观游览,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市道桥中心还同步启动了北营门桥、永乐桥等12座跨海河桥梁的维修工程,总计涉及11项修缮内容,预计今年5月31日前全面完工。“我们避开早晚高峰,凌晨施工也在天亮前结束,确保市民通行不受影响。”市道桥中心桥梁第一分中心项目现场负责人杨海桐说。
公园升级,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走进津南区台儿庄路,一幅生态画卷正在铺展——柳林公园三期地形改造如火如荼,湖区初成、水系蜿蜒,计划9月底建成开园。
“公园三期将新增城市氧吧、雨水收集、月季园等多项功能。”中交天津设计之都公司规划设计部经理栗丽介绍,还将新建一个相当于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人工水系——“柳林湾”,“柳林湾”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能蓄水6万多立方米,形成生态调蓄系统,既美观又实用。
另一边,备受关注的设计公园一期进度已过半。今年天津市计划新建或提升80个口袋公园,目前已有53个进入施工阶段。
“力争‘十一’前全部完工,为群众提供80个身边的小花园,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市城市管理委园林建设处处长曹勇信心满满。
停车提效,边角地也能做文章
地铁6号线乐园道站旁,一块尘封多年的空地正变身智慧停车场——200个车位、16个充电桩、无人值守、智能缴费。“我们为祥和里、向东里等周边老旧小区定价亲民,包夜1个月200元,全天400元。”项目负责人、津轨商管公司土地管理部黄宁说。
不仅如此,乐园道智慧停车场建设还带来另一惊喜:封闭多年的永川路南段将打通人行通道,祥和里等小区居民步行到地铁站,从原来近1公里缩短至100米。
“少走20分钟,省下的不只是时间,是生活的舒心。”祥和里小区居民张超感慨。
“今年,我市利用城市边角地块、闲置空地和桥下空间等资源,将新增22处停车场、5000个泊位,覆盖12个区。”市城市管理委停车管理处处长高建辉说。截至今年一季度,11处停车场已建成,新增停车泊位1890个,其余项目正稳步推进,计划6月底前完工,满足部分居住区、医院、学校、旅游景点、车站等区域停车需求。
多点发力,城市“毛细血管”同步升级
停车方便了,道路也得跟上。天津市中心城区49条重点道路、20座立交桥、12座跨海河桥梁陆续启动整修。马场道、成都道等7条道路和金汤桥、狮子林桥等2座桥梁已经完成施工。
同时,城市绿化全面升级——秋冬季园林补植补种,全市栽植乔木2.8万余株,春季补植补种正在深入推进中。春季环境卫生“大清整、大清洗、大扫除”活动持续推进。海河沿线破损设施整修、夜景灯光提升、市容环境焕然一新。
今年一季度,燃气老旧管道更新改造完成51公里,供热老旧管网改造施工进场,一户一策推进城市供热“冬病夏治”,已有283户完成供热设施升级。供热管网改造计划实施200公里,涉及南开区、北辰区、武清区,惠及44个居民社区,受益群众约4万余户。
“人民城市为人民”,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砖一瓦、一桥一路的真实改变。
天津,这座城市,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速度,兑现着“幸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