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天津 > 正文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余剑波:推动麻醉与重症医学创新发展

0
分享至

津云新闻讯:近日,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麻醉科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天津市急腹症器官损伤与中西医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余剑波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白求恩奖章”荣誉。这位从农村走出的医学逐梦人,在麻醉与重症医学领域深耕细作,以卓越的成就和无私的奉献,书写着医者的担当。


余剑波1969年出生于湖北随州均川镇余岩村。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农村医疗条件极为艰苦,乡亲们常常因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饱受病痛折磨,甚至失去生命。如此的经历把一颗学医的种子悄然种在了余剑波的心中。

1989年,余剑波考入湖北医药学院。彼时,中国麻醉专业刚刚起步,人才极度匮乏。在老师的引导下,余剑波了解到麻醉医生“保命”的重要作用,毅然选择了麻醉专业。1994年,余剑波毕业后投身部队,开启了职业生涯。2006年,取得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的他,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加入天津市南开医院,从此在这片新的舞台上,继续追逐他的医学梦想。


开拓创新:引领学科发展新征程

余剑波深知,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唯有持续创新,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我初到南开医院时,麻醉学科尚处边缘,但院领导重视并支持学科发展。2007年南开医院建立了天津市的第一个麻醉门诊,开展舒适化医疗术前评估,为无痛胃肠镜、无痛检查等项目筑牢安全根基。”余剑波说,2012年,他带领团队斩获手术室外麻醉(舒适化诊疗)优化方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全国无痛化诊疗开辟道路。

工作中,余剑波充分发挥医院中西医结合优势,在围术期脏器保护中,巧用穴位刺激等中医方法,显著减少胃肠道、认知功能障碍、泌尿系统、肺部等并发症。2015年,其团队荣获天津市创新团队,是天津麻醉界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

2020年,余剑波接管重症医学科。他构建了脓毒症肺损伤新理论体系,通过调动机体内源性物质,实现了对疾病的有效治疗。这一成果获得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凭借这一理论,他成功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死亡率从国际报道的30% - 60%大幅降至13.94%,去年更是降至8.3%,创造了医学奇迹。此外,余剑波还与成都军区合作提出全程急救理念,涵盖院前、急诊、术后的一体化治疗,为灾难救援和危重症救治提供新思路。


育才筑梦:打造一流人才梯队

余剑波坚信,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才能更好服务患者。多年来,他培养硕士博士119人左右,在他悉心指导下,科室拥有博导1人、硕导5人。

为了支持科室成员的发展,余剑波在科研上给予大力支持,他挤出时间指导科研,提供诸多鼓励措施,积极推动成员外出学习,与国际高水平团队合作。在他努力下,科室人才辈出,多位成员获中国科协青年突击人才、医学新锐等荣誉,在全国崭露头角。


言传身教:践行医者仁心

每天清晨7点,余剑波准时出现在医院,开启忙碌的一天。7:30的麻醉交班会上,他认真聆听主麻大夫对危重症病人的汇报并给予专业指导,随后进行重症监护室交班、查房,密切关注重点病人病情变化。手术期间,他还会到手术间巡视,确保麻醉安全。闲暇之余,他兼顾教材编写、授课、课题研究、报奖等工作,为学科发展添砖加瓦。

在诊疗中,他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注重细节。强调术前细致评估,依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精准麻醉和治疗方案。面对患者及家属的不解,他耐心科普,阐释医疗过程的重要性。“细节决定成败,作为医生,要有仁爱之心,真正为患者着想。” 这是他常挂嘴边的叮嘱。


麻醉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园和记者分享了一个救治案例。“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在家异常三五天后,才被家属送至急诊,情况已经十分危急。”张园说,接诊后,急诊外科迅速诊断出老人消化道穿孔,病情危急。

“若按传统模式,麻醉、重症科室介入滞后,易延误救治。但南开医院凭借麻醉与重症医学科室一体化管理模式,急诊时重症医学科和麻醉科同步启动,多学科会诊迅速展开。麻醉医生与重症医生协同作战,掌握病情、病史与化验指标,为急诊医生提供建议,也获取患者实时状态,为后续救治抢占先机。” 张园主任说道。

很快,老人很快被推进手术间,麻醉医生凭借前期信息,备好抢救药品与器械。手术台上,老人休克伴肺部损伤、肾功能不全,麻醉医生不仅精准麻醉,还全程守护生命体征,危机时刻迅速启用抢救药品。同时,实时传递术中监测指标,助力重症监护室无缝对接,术后一两分钟内老人顺利转运至重症医学科。全程没有丝毫耽搁,为后续的治疗争取到了宝贵的黄金时间。

进入重症医学科,精细化管理贯穿始终。“每个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室依据患者基因、生活环境、基础疾病差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张园说。主管医生紧盯患者,凭借专业敏感度捕捉病情变化。借助有创动静脉监测、高端 PICO 监测、床旁血气分析机等高科技设备,全方位、无死角把控病情。术中针对肾损伤适度补液、关注微循环、合理用药,术后精细调整呼吸机参数、补液并用药,维护器官功能。前6个小时,科室团队齐心协力,为老人康复奠定基础,最终老人病情趋于稳定,转危为安。

与余剑波相识15年的麻醉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宋凯表示,2010年大学毕业不久的他与余主任结识,2012年考上其研究生并一直追随至今。“严谨、一丝不苟” 是余剑波给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余主任对学生、医生要求极高,期望大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因如此,大家都愿追随他。余主任对待病人不仅重视疾病诊治,还关注人文背景,考虑患者家庭经济能力,尽力为家属省钱。”宋凯说,“余主任不只是一个学者,还是个有情义、有情怀的人。”

多年来,余剑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医者的初心和使命。他在麻醉与重症医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不仅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为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马龙当选全国青联副主席

马龙当选全国青联副主席

极目新闻
2025-07-04 09:04:20
必须曝光!上海一面馆将别人吃剩的面二次上桌,不道歉反怼顾客

必须曝光!上海一面馆将别人吃剩的面二次上桌,不道歉反怼顾客

小蜜情感说
2025-07-04 14:54:36
尼克-杨谈水拉:独行侠完了 更衣室里不再有信任可言

尼克-杨谈水拉:独行侠完了 更衣室里不再有信任可言

直播吧
2025-07-04 09:25:18
61岁营销天才再出山,赚完老人钱,这次手伸向00后,又狠赚100亿

61岁营销天才再出山,赚完老人钱,这次手伸向00后,又狠赚100亿

不写散文诗
2025-06-17 11:44:55
为了把张格尔押到京师凌迟,道光花了多少代价?四个字:不计成本

为了把张格尔押到京师凌迟,道光花了多少代价?四个字:不计成本

丁丁鲤史纪
2025-07-03 16:11:57
泰王出手强力支持佩通坦,洪森阴谋破败,沦为东南亚的历史笑柄

泰王出手强力支持佩通坦,洪森阴谋破败,沦为东南亚的历史笑柄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7-03 20:59:43
德约:等我退役后再和费德勒、纳达尔一起回顾我们之间的对决

德约:等我退役后再和费德勒、纳达尔一起回顾我们之间的对决

懂球帝
2025-07-04 02:01:58
伊朗用血的代价提醒中国,解放台湾,这几个教训必牢记

伊朗用血的代价提醒中国,解放台湾,这几个教训必牢记

奉壹数码
2025-06-30 22:46:14
南航机长跳楼自杀真相:人情世故让10年努力清零,几十位好友发声

南航机长跳楼自杀真相:人情世故让10年努力清零,几十位好友发声

云景侃记
2025-07-03 21:21:08
粟裕在地图前被参谋质疑,突然指着他:你说得对,这个位置你来指挥

粟裕在地图前被参谋质疑,突然指着他:你说得对,这个位置你来指挥

灿烂夏天
2025-06-28 14:36:58
苏媒:南京将改建5万人专业足球场;正构建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苏媒:南京将改建5万人专业足球场;正构建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懂球帝
2025-07-04 14:23:07
杨瀚森训练后收拾发型!夏联迎新挑战 最佳新秀赔率排名已升第15

杨瀚森训练后收拾发型!夏联迎新挑战 最佳新秀赔率排名已升第15

罗说NBA
2025-07-04 09:41:45
回顾:四川18岁校花被51岁和尚藏禅房3个月,被解救时已精神失常

回顾:四川18岁校花被51岁和尚藏禅房3个月,被解救时已精神失常

谈史论天地
2025-06-28 07:45:03
炸裂!北京男子自曝500万娶坐台小姐,婚后她死性不改,长得一般

炸裂!北京男子自曝500万娶坐台小姐,婚后她死性不改,长得一般

深析古今
2025-06-24 22:03:24
突发!7队史诗级交易!湖人+勇士!又来一个中锋,彻底炸了...

突发!7队史诗级交易!湖人+勇士!又来一个中锋,彻底炸了...

左右为篮
2025-07-04 13:10:48
田亮妻子晒森碟打网球照片:身材高挑,下巴后缩问题得到改善

田亮妻子晒森碟打网球照片:身材高挑,下巴后缩问题得到改善

直播吧
2025-07-03 17:06:11
61岁阿姨说:和再婚老伴同居后才明白,男人老了还要找老伴的原因

61岁阿姨说:和再婚老伴同居后才明白,男人老了还要找老伴的原因

拾代谈生活
2025-06-05 15:53:48
南航机长捅伤4人后跳楼,上个月同事李波举报领导受贿,迎新进展

南航机长捅伤4人后跳楼,上个月同事李波举报领导受贿,迎新进展

体制内老陈
2025-07-04 12:07:45
陶琳:特斯拉音响系统采用全自研设计 还有神秘黑科技

陶琳:特斯拉音响系统采用全自研设计 还有神秘黑科技

手机中国
2025-07-03 16:24:11
荒诞魔幻的氛围下,大恶之人为何不被人提及?

荒诞魔幻的氛围下,大恶之人为何不被人提及?

吴女士
2025-07-02 03:57:17
2025-07-04 16:19:01

头条要闻

南京一小区修路114公里 近1200万维修金被当"提款机"

头条要闻

南京一小区修路114公里 近1200万维修金被当"提款机"

财经要闻

闯祸电芯商部分产线停产!罗马仕通知停工

体育要闻

33岁,她的野心也该火一把了

娱乐要闻

王嘉尔年收四成借朋友 竟遭人间蒸发

科技要闻

被雷军"震惊"后,何小鹏"藏起"G7的战报

汽车要闻

纯电续航180km/或30万级 方程豹钛7四季度上市

态度原创

旅游
亲子
时尚
本地
房产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时隔三年我们的大家庭终于聚齐了,放个全家福的先行预告片

中年女人夏天别瞎穿,这三招让你减龄不扮嫩,收获满满的夸赞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穿越三国!赤壁古战场藏了多少英雄传奇?

房产要闻

千万级豪宅成交激增!2025年上半年,广州这些顶豪出圈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