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津南区咸水沽镇龙悦社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推进“三微四景”焕新工程,通过对滟澜山苑、领悦城两个小区的精细化改造,让1900户居民真切感受到家门口“小而美”的幸福升级。据了解,咸水沽镇2025年“三微四景·首善焕新计划”共包含125个项目,涉及70余个小区,即通过“微改造、微更新、微提升”,打造更多“经济发展场景、便民服务场景、公共文化场景、文明实践场景”。此项目为其中的一项。
匠心改造:从“脚下路”到“文化窗”的蝶变
在滟澜山苑小区,施工团队对近300平方米的破损路面进行拆除、清理和重新铺设,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条件,消除了安全隐患,让“坑洼路”变身“舒心路”。“以前晚上散步总担心崴脚,现在推婴儿车都稳稳当当!”居民王阿姨感慨道。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小区内24处配电箱经过艺术化改造,变身“文化之窗”——既有“二十四节气”非遗文化展示,又有“家是最小国”家风家训漫画,让居民在移步换景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浸润。
民意导向:从“民生清单”到“幸福账单”的转化
领悦城小区改造则处处彰显“居民议事”智慧。龙悦社区以美丽社区建设为契机,收集社情民意建议83条,量身定制改造方案。新增的20多组彩虹休闲椅采用防滑防晒材质,成为邻里交流的“会客厅”;30多处下水井盖穿上“警示黄新衣”,既消除安全隐患又增添童趣彩绘;垃圾分类投放点增设警示线,让文明习惯蔚然成风。“这些改变看得见、摸得着!”居民李女士点赞道。
长效治理:从“住有所居”到“居有所乐”的跨越
“我们以‘千方百计议事会’为平台,构建党员+物业+居民三方监督机制。”龙悦社区党总支书记田传娜介绍,项目组建的监督小组全程参与方案制定、施工监管和验收评估,确保改造工程“群众把关、群众受益”。同步建立的“社区+物业+志愿者”三位一体管护机制,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组建志愿服务队,让改造成果长久惠民。
此次改造焕新不仅是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更架起了党群连心桥。看着孩子们在新铺的步道上奔跑嬉戏,老人们在新设的长椅上闲话家常,龙悦社区正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书写为民服务的生动篇章,为咸水沽镇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写下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