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在城市发展脉络里,市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始终是重要指引。阳春时节,万物复苏,市城市管理部门正以实际行动让“移步皆景”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入春来,我市全面展开城市道路园林绿化补植,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斑秃”地被盖花毯:津滨大道沿线近3万余平方米地块补种绿植
4月6日早8点,记者在津滨大道万东路地铁站旁看到,便道一侧, 工人们正在分组补植小叶黄杨篱,一人持铁锨挖坑填土,一人栽种苗木用脚踩实,以防倒伏,不多时,原本大片裸露的土地添了新绿。
记者了解到,工人们如此高效作业的背后,一是凭借自身经年累月的经验,二是靠部门精细化的管理水平。此处小叶黄杨篱的栽种标准为一平方米49棵,既保证密度适中,留有一定生长空间,又达到最佳整体观景效果。河东区园林绿化景观整治(二期)项目负责人刘金元告诉记者,开工前,施工方预先量出尺寸,进行试栽,工人掌握密度标准后再开展施工。
绿篱里侧,工人分工有序,正在补植更大面积的地被绿植麦冬。记者看到麦冬苗根部均包裹着黑塑料软膜,防治水分流失,以保存活率。现场有专人负责提前拆除软膜,以便快速栽植。
“天津是偏碱性土地,小叶黄篱和麦冬耐旱、适应性强,不仅能四季常青,适合观赏,还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维护土地健康,同时吸附空气灰尘,净化空气。”刘金元介绍说,“津滨大道沿线2.2公里,设计更换乔灌木750株,栽种绿植、地被共35308平方米。施工前,我们提前进行了土质检测、机械和人工翻土以及施加有机肥等准备工作,后续将继续承担修枝、施肥、浇水等绿植养护工作。”
地被中间,连排绚丽海棠、油松、白腊构成的三条乔木带率先完成了栽种,将绿地间隔开来,打造成错落有致、和谐美观的绿化景观。“我区目前有15条绿植补种重点道路,占全市总量的1/3。津滨大道作为城市联络线重要通道便是其中之一,绿化景观设计上兼具观赏性与功能性,突出绿篱和花卉相搭配,高大乔木与低矮灌木相结合,既需考虑到整体美观性、层次性,又要保证空间的合理利用,提升市民的生活舒适度。项目整体于3月28日开展施工,预计4月底前完工。”河东区城市管理委副主任马学峰介绍道。
绿化带见新“花漾”:东兴桥、东风桥中央路段栽种西府海棠
在二期项目东兴桥和东风桥上,记者看到挖掘机结合人工作业,正在进行中央绿化带乔木栽种。因自然损耗、城市建设等原因,沿线约2-3公里的绿化带上,原有乔灌木绿化景观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与损坏。
现场,工人们分工明确,挖出原有景观树木移栽或者交由园林部门养护,随后陆续补植125棵左右含苞的西府海棠,为城市增添美意。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影响,施工间隙通过降尘炮雾车喷射水雾颗粒,抑制扬尘,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早晚高峰作业。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部门了解到,我市积极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城市绿化、美化、净化,目前已高标准完成秋冬季园林补植补种任务,全市栽种乔木2.8万余株。春季补植补种正在全市范围铺开,通过科学规划绿植布局,实现城市绿化的互联互通,让市民无论漫步街头还是乘车出行,都能被绿意环绕,尽享生态之美。
(津云新闻记者 白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