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医院内科ICU团队联合耳鼻喉科,成功为一位大体重的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了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这项技术首次在我院成功应用,标志着内科ICU在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这位46岁的男性患者体重达200斤,因“急性心肌梗死”来院就诊,实行了心肺复苏术,经心内二科于急诊介入治疗后转入内科ICU。由于患者自行就医时间较晚,虽经介入治疗但心功能仍较差,入内科ICU后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患者带经口气管插管8天后仍无法拔除,为预防长期气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气囊压迫导致的咽喉部黏膜压迫坏死,内科ICU团队决定为患者行气管切开术。但患者特殊的体型——颈部粗短、手术部位暴露困难,给传统气管切开术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提高术中安全性,经过内科ICU医师术前充分评估,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后,联合耳鼻喉科为患者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医生可以看见穿刺针顺利进入气道,经穿刺针置入导丝,确认导丝方向正确后拔出穿刺针,沿导丝使用气管扩张钳扩张皮下组织及气道壁,然后沿着导丝将气管套管置入气管腔中,快速拔出导丝、气管导管内栓,再次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有无气道内活动性出血,拔除经口气管插管后,予以气管切开套管处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至此手术顺利结束。
整个手术过程仅用时10分钟,出血量少,手术过程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有相关文献表明,纤支镜引导下气管切开较传统气管切开手术时间短,切口愈合快,并发症少,有效避免气管食管瘘等。相较于传统气管切开,纤支镜引导下切开更加安全准确,将危险降到最低,对于颈部短粗、BMI>30kg/m2的危重症患者来说,在纤支镜引导下进行气管切开操作是比较适合的。
天津医院内科ICU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做好人文关怀,不断探索、实践,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天津医院内科ICU
天津医院内科ICU的前身是全国第一家综合ICU病房(三衰病房),始建于1972年。2000年经天津市综合科技能力评估为首批重点资助学科。科室收治院内外多学科的危重病患,含多发伤、大手术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种,具有出色的危重症抢救能力。 科室现有多名高级职称医师,可施行床旁血液净化、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血流动力学监测、EIT呼吸动力学监测、亚低温冰毯治疗等多种技术手段,为危重患者提供抢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