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学、科研机构会进口一些人体血清、血液等样品用于科研,这些都是需要审批的。咱们现在看到的是通过邮寄渠道入境,没有审批手续的,所以被查扣。”“如果是想给在国外的老人寄一些中药材,需要审批吗?”“如果在合理自用的范围是可以寄出的。”天津海关工作人员正在向读者介绍进出境特殊物品的相关问题。
4月9日,天津海关联合天津图书馆,在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推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10周年”主题活动。
首先在三楼音乐教室举行了国门生物安全科普讲座。天津海关相关处室同志带来了《国门生物安全简介》和《阻击有害生物入侵 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两个主题的讲座。
在一楼大厅推出的国门生物安全展览,看似美丽的蝴蝶,其实是进境有害生物,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现场展出了口岸截获的病媒生物、特殊物品等标本,还有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易拉宝,口岸截获典型图片海报,这些宣传品让读者近距离了解病媒生物及其对于国门安全产生的影响。
读者杨阳告诉记者:“现在都在说‘地球村’,大家经常出国,了解一下口岸卫生检疫的知识,进行一些普法宣传是很有必要的。这些病媒生物一旦进入我国,对环境、对人体是有危害的。如果了解了这些知识,自己也会提高警惕性的。”
在一楼大厅,两只口岸监管工作犬现场演示查验禁止进境的动植物产品。两只海关工作犬分别是4岁和8岁,工作人员在箱子里随机放置一些动植物产品,让狗狗进行识别。闻出来,狗狗会坐到地上,向训导员发出提示信号。海关关员对相应的箱子进行开箱检查。通过讲解+与观众现场互动的形式,增加科普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升公众对口岸监管工作的认识度,推动国门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现场的孩子们看着兴奋不已,纷纷举手参与互动。“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蝙蝠身上可以携带200多种病毒,蔬菜、鸡蛋还有土壤是不可以从国外带到国内的,因为里面可能携带病毒。”同望小学三年二班吉林琳告诉,“还看到了检疫犬搜查箱子,它们的嗅觉很灵敏,一下子就能闻出来哪些是违禁物品。海关的叔叔阿姨们工作也非常仔细,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有些知识听说过,大部分知识都是今天才了解到的。这次回去我也会和同学、家人分享这些知识。”
天津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周进介绍,“海关工作犬样貌可爱,对人友善,不怕噪音,对动植物有害病菌嗅觉比较敏锐,特别适合在口岸旅检现场使用。海关工作犬是口岸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海关传统的人工查验、X光机查验等监管方式的有力补充。可以提升监管的效率和灵活性,有效提高入境动植物违禁品的查发数量。通过今天的现场演示,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可爱的动物也在尽职尽责地守护着国门。希望大家今后在口岸进境、出关的时候遇到工作犬,支持和配合它们的工作。”
据了解,2025年一季度,天津海关查获了84批禁限类物品。主要包括肉类制品、奶制品、植物的种子等。
天津海关卫生检疫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窦丽娟介绍,“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承担着守护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物安全等的重要职责使命,是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部门。在第十个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天津海关联合天津图书馆开展此次活动,希望借助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发挥其在社会教育普及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力宣传国门生物安全知识,提高大众对于传染病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病媒生物防治等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对于新时代国门生物安全风险的预防和应对意识。推动‘大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更好地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