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4月10日,由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简称中国机电商会)与天津市商务局和滨海新区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大会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行。集中展示我市石油化工、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产业相关情况的滨海新区现代产业展示交流中心当天晚上对外开放。
“请将双手放置在检测手模上开始检测。”“检测已完毕,为保护您的隐私,请扫码查看相关内容。”在展厅内的人工智能互动展区,来自慧医谷科技的“智能经络互动体验系统”吸引了一些人的关注。据了解,该系统应用人体生物电技术和中医人体经络学说理论研发。通过对手掌上二十四穴位的检测进行十二经络3D重建展示,让大众了解神秘的人体经络,通过检测,可以对经络的畅阻,盛衰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估,并给出健康风险提示及健康管理方案。检测完成即时出具电子检测报告。
智能科技正逐渐深入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天津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依托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深化人工智能在汽车、装备制造、绿色石化、生物医药、平台经济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构建要素齐备的“人工智能+”完整的产业生态。
滨海新区大力推动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拥有1000余家智能科技产业企业,在智能芯片、智能软件、信息安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网联车、机器人、智能终端、先进通信、智能医疗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产业覆盖面、企业数量、技术水平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到2025年,区域智能科技产业规模将达2100亿元。滨海新区还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拥有风电、光伏、电池、氢能等完整新能源产业体系,到2025年,区域新能源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200亿元。
开放合作,共谋发展。近些年来,在国际合作上,天津滨海新区坚持开放发展,依托天津港和滨海国际机场优势,全面建设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两万多家外资企业在新区注册投资。2024年,滨海新区实际使用外资42.5亿美元,占全市的84%。(津云新闻记者 田巧梅 摄影 吴涛 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