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4月11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大会进入考察参观环节,组织与会嘉宾分组赴港口、绿色石化、装备制造、智能科技、新能源、文化等6大产业领域考察参观。在装备制造专线,嘉宾们先后走进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分公司、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和海洋装备制造的最新情况。
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分公司展馆内,嘉宾们回顾了我国海洋石油事业发展历程,在海洋石油295船、蓝鲸7500、海洋石油201船、“深海一号”、FPSO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船和生产储油平台模型前驻足观看,认真聆听关于海油工程“1832”总体蓝图及EPCIM业务链条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讲解。现场通过传统工艺与数字化生产的视频对比展示,生动展现了“智慧”赋能给海工装备制造业带来的革命性改变,引发嘉宾阵阵赞叹。
在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嘉宾们深入参观了总组平台和坞区,近距离了解了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油船、大型散货船等中船天津主力船型的先进制造工艺。企业的强大建造能力与水平让嘉宾们频频称赞,其中一位伊朗嘉宾更主动提出与中船天津开展合作的意向,双方随即展开了洽谈。
天津市精研工程机械传动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董津宁在参观后表示:“此次参观让我深刻了解到国家海工领域的最新发展成就,尤其是智能化转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董津宁表示,在津发展多年,他感到天津各级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显著提升,为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持。下一步,公司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与海油工程、中船天津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天津海工装备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