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从4月11日21时起,我市出现极端大风天气过程。截至12日12时,全市出现西北风6到7级阵风10到12级,个别站14级,最大阵风43.2米/秒(14级,蓟州区盘山),突破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极值(出现在1983年4月29日滨海新区塘沽站,为34.9米/秒,12级),次大阵风为31.1米/秒(11级,武清区东马圈)。中心城区出现西北风6到7级阵风10级,最大阵风25.3米/秒(10级,红桥区),也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出现在2006年4月19日,为17.4米/秒,8级)。
遇到这种极端大风天气,我们也来了解一下大风的各种气象知识,知道该如何防护。对此,天津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颖进行了详细说明。
什么是“平均风”和“阵风”,哪个更厉害?
首先,预报用语中对风的性质的描述常用“平均风”和“阵风”。西北风6到7级阵风10到12级,到底是6到7级还是10到12级?这就要向大家阐述预报用语中对风的两种描述方式:平均风和阵风。
王颖介绍,“平均风”指的是一定观测时段内风速的平均值,通常指2分钟和10分钟内测得的持续风速的平均值,是用来描述长时间内的风速变化情况。“阵风”指的是瞬时极大风速,通常是指3秒内风速的平均值,是用来描述突然的、强烈的风力。因此,市气象台预报的西北风6到7级为平均风速,阵风10到12级则是瞬时极大风速。
“大风”“烈风”“狂风”……这些是风力等级的名称
王颖介绍,“平均风”“阵风”“大风”“烈风”“狂风”,甚至“暴风”“飓风”则指的是风力的等级名称。
比如,风速达到8级时,根据风力等级划分标准,对应的风力等级为“大风”,对应的陆地地面物象为“折毁树枝”,此时人在向前行走时也会感觉到很大阻力。
9级的风被叫作“烈风”,可能会对房屋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
10级风是“狂风”,这般风力已经具备了将树木连根拔起的能力,甚至可能吹倒房屋。
11级至12级以上的风在陆地是很少见的。
因此,尽管阵风不是持续时间较长的风,而是瞬时极大风速,但当阵风的风力达到一定强度的风力等级时,其威力是不容小觑的!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大风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已经在户外,则要远离高层建筑、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津云新闻记者 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