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以来,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迎来项目对接热潮,平均每周都要接洽近10个创新型企业项目,涉及基因编辑疗法、新型抗体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频繁的项目交流互动为研究院带来了创新氛围的再提升。
“我们研发出全球首个密码子设计工具,创造性地融入了蛋白质结构信息,可以有效解决蛋白质的异源/同源重组表达、核酸药物表达、转基因药物表达等问题,目前已在人细胞等结构上获得成功尝试。”生物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叶盛在对接会上信心满满地介绍自己的项目。记者了解到,随着AI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叶盛近年来将AI算法应用于生物学问题的解决,开创性地运用特定深度生成模型实现了蛋白质的快速从头设计,为人工蛋白质在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除了天津雄厚的产业基础,研究院精心构筑的雨林生态也成为吸引创新项目关注的一大优势。
“专业研发服务平台是基础配置,我们拥有‘最强大脑’——药化生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的加持,还有覆盖政策争取、融资对接、应用场景、市场渠道的‘服务包’。”研究院党委书记刘道刚介绍说,“研究院不仅提供‘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全链条支撑,还注重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
“项目有‘智’,发展才会更有‘质’。”刘道刚说。纵观近期研究院接洽的项目名单,其中不乏拥有强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的亮点企业,“创新浓度”非常高。
如今,在研究院里,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已成为工作常态。通过产业链招商、要素化招商、场景式招商、朋友圈招商等多种方式,研究院正掀起新一轮招商热潮。同时,研究院还积极邀请在孵、毕业企业协助提供项目对接信息源,通过多方协作让新项目落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