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武清区以“开年即开跑、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在招商引资赛道上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全区产业项目到位额完成62.1亿元,完成市级全年任务目标的31.05%,超进度6.05%。一个个跃动的数字,彰显着武清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谋势而动开放融合,向智而兴全面升级。今年以来,武清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以区域一体化、产业同城化为发展方向,以京津产业新城建设为引擎,着力推动重点产业链成龙配套、成链成群发展并融入京津冀先进制造业“六链五群”建设,着力推动7个产业园区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着力推动5个市级产业主题园区和13个产业集群特色化发展,全力推进“新产业之城”建设,加快打造天津新的经济增长极。
2025年1-3月:
全区重点洽谈项目287个,预计投资额392.95亿元。
其中,已落地项目139个,预计投资额85.57亿元;
预计投资额1亿元(含)项目10个,500强优势项目1个。
一次次务实的合作,一串串骄人的数字,这份2025年一季度招商引资成绩单里,折射出武清区攀高逐新的强劲发展势头。
这是一场产业与城市的双向奔赴。走进武清京津产业新城,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一季度新落地的139个项目中,智能科技、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尤为抢眼:11个智能科技项目预计投资9.19亿元,涵盖水下无人装备、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我们仅用3个45天就完成签约、选址、投产,这样的‘武清速度'坚定了我们扎根发展的信心。”天津清润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瀚的感慨,道出了众多企业家的心声。
筑起“暖心巢”,引得“凤凰来”。武清区开启招商引资“加速度”,优化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强力推动产业大招商实现新突破,全力打造亲商富商重商安商的投资兴业沃土,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2月,武清投资促进会客厅(科创协同中心)正式发布,可提供从对接洽谈到落地投产的全流程服务。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先后对接落地了宗申忽米网、诺浩集团、动电(天津)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等重大项目,全区保持向上向好向新的良好发展态势,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打造了一批创新强、层级高、规模大的产业集群。
这是一幅协同发展的生动图景。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主力军”,武清区积极抢抓多重战略机遇,以京津产业新城建设为引擎,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成功构建了“一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京清汽车产业园正全力打造“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聚焦持续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链条,打造汽车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全国重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基地。数据显示,一季度引进北京项目42个,投资额31.9亿元;河北项目19个,投资额2.1亿元。武清,不仅是地理上的枢纽,更是产业协同的关键节点。
这是一曲创新发展的时代强音。行走在武清这片热土,“腾笼换鸟”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今年以来,武清区累计盘活存量房产9.78万平方米,盘活存量土地244.71万平方米,盘活无形资产4项,新增经营主体数量10家,新增社会投资6356万元,新增产值2.14亿元,新增纳税650.84万元,新增就业289人,总盘活收益5.87亿元。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为武清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这是一个共赢未来的崭新起点。站在一季度"开门红"的新起点上,武清区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发展机遇。
区投促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持续落实天津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区委‘3+1+1’工作思路,抓住关键环节,进一步发挥产业链带动作用,提升招商引资服务水平,精准开展各类招商活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武清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春日的武清
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随着一个个优质项目的
落地生根
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
正向着
“京津明珠、幸福武清”
的愿景阔步前行!
武清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