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环境科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李烨所在的科研团队于新污染物研究领域取得引领性成果,证明植物叶片可吸收积累大气微塑料。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科研成果。
在很多人眼中,李烨的科研之路蜿蜒崎岖,但在她看来,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李烨在自己的时区里,不疾不徐,稳步前进。
允许自己是一朵“晚开”的花
出生在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和石化工业基地——黑龙江省大庆市,李烨在浓郁的化工学科氛围中成长。有着化学专业背景的舅舅和舅妈常常鼓励李烨主动去探寻问题的答案。“这只昆虫的翅膀是什么样的?你去拿显微镜看一看。你学会了后再来教大家!”李烨至今还记得舅舅和舅妈曾向她抛出的一个个疑问。
正是在一次次好奇和观察中,儿时的李烨萌生了对科学研究和对环境学科的兴趣。在高考报志愿时,李烨选择了环境专业,在她看来,“环境学科就像是地球的‘纠错师’,可以‘管天、管地、管空气’,是守护碧水蓝天的‘超级英雄’”。
按照周遭大部分人通常的人生规划,李烨会在本科毕业后在家乡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在舒适圈内过着闲适的生活。然而,高考的发挥失常、就业找工作时的碰壁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压力。经过冷静地思考和充分地自我剖析,她选择了考研,重拾最初的科研梦想。
“不能每天只想着休息,在寝室将时间虚度,要多去实验室,多为大家帮忙。很多做实验的技巧与经验,要多动手实践才会知道。”经过认真地反思,有了明确的目标,在吉林长春攻读硕士的李烨格外努力,比其他同学更早入组接触研究领域,也比同龄人更加珍惜机会得来不易。
2019年4月11日,李烨的科研生涯迎来了新的契机,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来到长春举行研究生招生宣讲会。李烨与学姐坐在阶梯教室里,共同聆听了学院孙红文教授对于南开大学及南开环境学科的介绍。南开浓厚的爱国情怀与肥沃的科研土壤使她心生向往。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烨仍记忆犹新。“宣讲结束后,我正犹豫怎么开口,学姐用‘推了一把’的方式,让满脸惶恐,还没准备好问题的我,直截了当地向老师们表达了想要到南开读博的意愿。”在孙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李烨进入学院网站,翻阅博士生导师信息,匹配研究方向,通过电子邮箱,第一次与汪磊教授取得了联系。经过两年艰辛的准备与丰富的储备,李烨最终如愿以偿来到南开就读。
“想要帮助每一个真正想学习的孩子”
“守初心,创新突破,聚焦科学疑难症;行使命,因材施教,培育国之栋梁才;润心田,幽默风趣,喜立至臻密友情。”这是2021年导师汪磊教授荣获南开大学“良师益友”十佳奖时,李烨写下的推荐词。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李烨,你倒是比芈旅还能等!”而今,文章在线发表后,汪磊老师也在朋友圈以楚庄王沉淀蛰伏、一鸣惊人的典故为李烨送上了大大的“赞”与祝福。
“想要帮助每一个真正想学习的孩子。”李烨对汪磊老师曾对她说的这一句话印象深刻。“汪老师总是小心呵护着大家的科研热情,帮助我们让看似‘不靠谱’的想法具备科学性。”在李烨眼中,汪老师从不以大家的“引路人”自居,也从未摆出导师的“范儿”来压服学生,当研究出现不同意见时,他要么提出坚实的论据让你心服口服,要么就鼓励说“那就按你的想法做下去,我们看看是谁正确。”
李烨博士阶段的研究并非一帆风顺,面对研究中时常出现的困难,她也曾低沉落泪、想要放弃,汪磊老师帮助她疏导情绪,引导她转换思维,不断摸索,直至触及问题核心。“内耗是没有用的,比起一直纠结和痛苦,不如花心思去解决问题。”科研也让李烨找到了同自己更好相处的方式。
在李烨到国外联合培养的期间,汪磊老师常常克服12个小时的时差熬夜指导她修改论文,甚至有一次讨论整晚直到凌晨五点。而当李烨听说汪磊老师早上七点又准时出现在课题组实验室时,不禁大为震惊。“老师高度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科学持之以恒的热爱,对科研难题的细致耐心,在研究领域的默默耕耘,还有谦逊平和的心态,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耳濡目染,受益匪浅”,李烨感激地说。
走更多的路,领略更多的风景
“时间”是在和李烨的对谈中最常出现的高频词。走到这一步,李烨比别人走了更多的路、花了更久的时间,却也让她有幸沿途领略了更多的风景。
李烨的男友是她本科阶段的同班同学。“如果当初高考去了其他学校,我就没有办法遇见他了。”在多次面对重要抉择的时刻,男友都充分尊重并支持她的想法。“要从熟悉的东北来到陌生的天津,他非常坚定地跟我说:‘你就去干自己愿意干的事情,我永远支持你!’”同样从事环境领域有关工作的他,始终鼓励李烨勇敢追寻科研梦想,一路见证了李烨从“决定”到“坚定”的过程。
“我们会为彼此庆生,也经常一起去运动。我原来是不会游泳的,正是师妹教会了我游泳这项技能。”推开实验室的门扉,日常生活中,课题组兄弟姐妹们的友爱相处也打开了李烨的心扉。
谈及南开大学令人难忘的地方,李烨说:“南开真的是所很卓越的高等学府,老师们的优秀还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学院辅导员朱亚强、李科老师在李烨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校和学院坚定不移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老师对学生也从不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关系。”此外,宿管阿姨的关心、宿舍维修师傅的用心、南开体育场所的开放都让李烨十分安心。
“南开大学是我最坚实的后盾,大家心里都充满了暖意。”李烨深情地说。
李烨为自己起的英文名“Clovery”拥有“三叶草”的含义,除了与名字同音,也蕴含着在努力后收获幸运的祝福。沉淀滋养,积蓄破土的力量;面朝阳光,汲取生长的营养。无论是娇艳的花朵,还是微小的三叶草,我们都一样。
津南校区梨树园旁的612校车站见证了李烨于两校区奔波完成各项实验的过程。等候校车进站的时间里有焦急,更有期盼。“希望每位学弟学妹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自己心仪的生活方式!”李烨祝福每一位南开人都能在自己的步调里坚定地前行,迎接属于自己的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