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每年4月的第三周是天津市“爱鸟周”。4月18日上午,以“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的天津市第44届“爱鸟周”启动仪式宣传活动在天津动物园举行。
此次活动由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办,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高压分公司、市公安局环食药总队、天津城建大学城市艺术学院、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共同参与,旨在凝聚社会各界力量,进一步提升公众爱鸟护鸟意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天津。
活动现场,与会人员通过参观候鸟生命线专题展览,感受“智慧护鸟”对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双向赋能。此外,现场还设置了多个特色活动区域,如打卡鸟馆、悬挂喂鸟器、体验鸟的版画制作等,感受非遗文化与生态保护融合的魅力。在普法专区,市公安局环食药总队工作人员进行新野保法普法宣讲,向市民分发宣传册和防撞鸟贴纸,并悬挂鸟巢,以实际行动助力鸟类保护。
来自南开区勤敏小学的小学生们则开启“童眸探羽·自然密语—大手拉小手观鸟研学之旅”,在观鸟科普区聆听鸟类科普讲解后,前往水禽湖区域进行观鸟识鸟研学,在实践中提高爱鸟意识。勤敏小学六年级学生杜羽翾说,“我以后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多关注鸟儿,多保护鸟儿。”一旁的金晗雨也说道,“以后遇到破坏鸟儿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关心爱护鸟儿的生存环境。”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生态资源丰富。近年来,天津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织密织牢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网。今年春季以来,我市在全市范围内相继开展了“清风行动2025”的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联合行动和春季护鸟专项行动,全市共查办案件42起,其中涉候鸟刑事案件5起,打击处理犯罪人员5人,收缴野生动物34只(头)、野生动物制品9.17公斤,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我市正值春季候鸟迁徙高峰期,4个湿地自然保护区累计观测过境候鸟总数已达89.4万只,其中,东方白鹳5100余只,大小天鹅、疣鼻天鹅7350余只,白琵鹭4670余只,灰鹤3380余只,各种雁鸭类超43万只,还有30余万只的骨顶鸡和反嘴鹬等。此外,还观测到卷羽鹈鹕、朱鹮、白鹤等我市少见鸟类。在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目前有19对东方白鹳在保护区内筑巢繁殖,并已经进入孵化后期,目前已有7只幼鸟已出壳。各湿地保护区内的候鸟集群规模宏大,共同构成了我市春季候鸟迁徙的壮丽画卷。
根据黄渤海水鸟同步调查成果显示,天津市在2020年已有记录的452种野生鸟类基础上,又陆续新增记录了23种野生鸟类,包括灰树鹊、黑海番鸭、栗头鳽、纯色山鹪莺和乌灰鸫等。截至目前,天津市已记录野生鸟类共计475种,隶属23目76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3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8种,充分反映了我市在鸟类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潜力。
(津云新闻记者 田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