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4月18日,由天津市商务局指导,天津市消费流通促进会联合天津市汽车后市场行业协会、天津市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天津市二手车流通行业协会、天津市汽车服务业协会及天津市石油成品油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天津市共建汽车消费新生态创新发展大会”顺利召开。大会以“同业融合、异业联合、资源共享、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及专家学者等300余位代表,共商汽车消费全链条升级路径,为天津建设全国汽车消费创新高地注入新动能。
会上,天津市汽车流通消费联盟正式成立,联盟聚焦全链条改革与生态共建,围绕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及汽车租赁服务等环节,在汽车管理制度、标准技术、数据平台等领域深化改革、积极创新。打造以汽车消费为核心,融合文化、商业、旅游、体育、娱乐、餐饮等多元业态融合的汽车消费生态圈,构建统一高效,绿色循环的汽车流通消费大市场,通过政策赋能、资源整合与生态共建,持续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助力天津汽车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商务局副局长王亚刚表示,汽车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引擎,天津正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实施“政策扶持+场景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未来将以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扩容、二手车数字化交易平台建设、报废车绿色拆解体系升级为突破口,加速构建以汽车为主体的商文旅体汽车消费新生态,全力打造全国汽车产业创新示范标杆。
大会现场接连发布多项行业倡议与创新成果。天津市十三家市级行业协会联合发起促消费倡议,倡导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优化服务模式。天津市十二家地市级友好共建商会同步发出联合倡议,强化区域协同发展共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围绕“汽车流通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发表了主题演讲,深入剖析行业形势。2024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持续攀升,叠加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为行业注入了强劲的革新动力。未来,伴随着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红利的释放、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变革以及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中国汽车市场和汽车流通行业也将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持续奋进。
近年来,天津市汽车流通产业在扩内需、促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领军人物和企业,为宣传典型,扩大影响,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天津市汽车流通消费联盟颁发的五大奖项重磅揭晓。
在项目发布环节,天行健文化汽车园创新服务项目率先亮相,展示“汽车+文旅”融合新场景。该项目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与浩物机电联合打造,依托“三新三量”政策,将闲置印刷厂转型为“车文旅”综合体,涵盖汽车消费、文旅体验与商业服务三大板块。汽车板块集成新能源中心、智慧化二手车平台、智驾基地及全链条后市场服务;文化板块融合机车运动、汽车改装、经典主题酒店及电视台直播中心;旅游板块打造萌宠乐园、亲湖露营、卡丁车赛道等网红场景。园区以数字化管理为核心,引入智慧平台提升运营效率,并计划联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区域消费枢纽。未来目标瞄准百亿级产业规模,致力成为全国汽车文旅新地标,助力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推动就业增长与城市品质升级,为产业融合与城市更新提供创新范本。
活动当天,天津市二手车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智车云途)正式发布并启动,该项目通过整合商务、税务、公安交管等多部门数据,破解行业数据孤岛、交易成本高企及诚信体系缺失等痛点,构建覆盖汽车交易、后市场、金融与监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未来,平台将推动建立跨区域交易中心,输出行业治理标准,助力区域GDP、社零指标及税收增长,为全国汽车产业数字化升级提供“天津样板”。此次启动是天津加速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有望重塑二手车市场生态,推动行业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全国首个《城市机动车辆清洗场所运行和管理规范》,将于2025年6月1日实施。该标准历时三年联合多部门调研制定,涵盖选址要求、环保措施及智慧管理等内容,明确污水沉淀处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等细则,针对性解决占道洗车、噪音扰民及环境污染等痛点。创新提出洗车场所分类分级管理,按工艺模式和服务质量规范运营,并推动场所信息联网公开,便于消费者查询及部门监管。未来将联合行业协会开展培训宣贯,推动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提升服务品质与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为全国机动车清洗行业标准化治理提供“天津经验”。
战略合作签约将大会推向高潮。天津市汽车后市场行业协会与波兰中国商会签署协议,共建中欧汽车零部件贸易通道,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天津市汽车流通消费联盟则与比亚迪迪空间科普基地、天行健文化汽车园及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达成合作,聚焦新能源科普、金融赋能与智慧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本次大会通过政策宣导、成果发布、战略合作及经验共享,全面展现了天津汽车消费新生态的创新布局。未来,天津将持续发挥产业集聚优势,以开放姿态引领汽车消费新浪潮,为全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升级提供“天津样板”,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