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绿田埂,北方人家的灶台上飘起野菜团子的清香。这种以玉米面为皮、野菜为馅的粗粮美食,是“咬春”的经典滋味。
在荠菜、蒲公英等一众春鲜中,有一味特殊的野菜——麦蒿,它不仅承载着春天的鲜美,更藏着中药葶苈子的药用密码。
药食同源的春季恩物
麦蒿,学名播娘蒿,一年生草本,分布广泛,常生于山坡、田野及农田,故名“麦蒿”。播娘蒿幼苗可食用,种子可药用。
春季,是播娘蒿搬上餐桌的主要时节。春鲜野菜团子、凉拌麦蒿苗,尽显鲜香美味。
野菜虽美味,食用需谨慎。野菜性凉,脾胃虚寒者少食;烹饪前焯水可去除部分苦涩味。
葶苈子
藏在麦蒿种子里的“中药瑰宝”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Webb.ex Prantl.)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
南葶苈子
呈长圆形略扁,长约0.8~1.2mm,宽约0.5m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条,其中1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微凹或较平截,种脐类白色,位于凹入端或平截处。气微,味微辛、苦,略带黏性。
北葶苈子
呈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一端钝圆,另端尖而微凹,种脐位于凹入端。味微辛辣,黏性较强。
【性味与归经】
辛、苦,大寒。归肺、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与用量】
3~10g,包煎。
【名医古籍】
治肺痈喘不得卧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纳葶苈,取一升,顿服。(《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咳嗽痰涎喘急
葶苈半两,半夏(生姜汁浸软,切作片子)半两,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同上二味一处炒,候半夏黄为度)。上件除巴豆不用,只用上二味为细末。每服一钱,以生姜汁入蜜少许同调下,食后。(《杨氏家藏方》葶苈散)
【经典成方】
清肺消炎丸
【处方组成】
麻黄、石膏、地龙、牛蒡子、葶苈子、人工牛黄、炒苦杏仁、羚羊角。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热阻肺,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吐痰黄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周岁以内一次10丸,一至三岁一次20丸,三至六岁一次30丸,六至十二岁一次40丸,十二岁以上及成人一次60丸,一日3次。
☆注意事项:风寒表证引起的咳嗽、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芪苈强心胶囊
【处方组成】
黄芪、人参、黑顺片、丹参、葶苈子、泽泻、玉竹、桂枝、红花、香加皮、陈皮。
【功能主治】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所致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证属阳气虚乏,络瘀水停证,症见心慌气短,动则加剧,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口唇青紫,畏寒肢冷,咳吐稀白痰。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从田间野菜到《金匮要略》名方,一株播娘蒿串联起中国人的食养智慧与医药文明。这个春天,品味野菜团子时,不妨细辨草木真味——既是自然的馈赠,亦是千年本草的现代回响。
温馨提示
野菜采摘请确认安全性,避开污染区域。葶苈子为强效泻肺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